【篇一:练琴的启示】
魏老师在微信里给我布置了一项作业:限我在三个星期之内,学下《罗德24首随想曲》第二首,参加月底的小提琴专业组比赛。
我惊呆了,从没有这么短的时间内学下过一首曲子,而且难度这么大:不停地换把,不停地换弦,速度还如此之快。万一我学不下来怎么办?我心里忐忑不安。
在妈妈的鼓励下,我拿起了琴开始练习。首先,我一个音一个音地搞清楚合理的指法,正确的音准;一个小节一小句地反复慢练,花了两天时间学完了一页。我满心欢喜地认为:“这回总八九不离十了吧!”我把前面学完的部分连起来拉了一遍,结果完全不在调里,音准都飘到九霄云外了……我仆倒在床上沮丧地自言自语:“完了,学不起来了。”这时,妈妈轻轻地推门而入,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可,你有这么灵的耳朵、这么好的意大利琴和这么认真负责的好老师,相信自己,沉下心来好好练,你一定能办到。”
听完妈妈的话,我又重拾信心,换了一种练习方法。我像小兔子一样竖起自己的耳朵,不放过任何一个音。每一组的音都考虑它们之间的音程关系,每一个4指都考虑它的伸张程度,每一个换把都单独挑出来反反复复地练习。这个过程枯燥而漫长。但是我在心里一遍遍地给自己加油鼓劲。终于周六上课时得到了老师的肯定,说只要她再帮我分析分析,处理得更加完美一些,就可以参加比赛了!
通过这次练《罗德24首随想曲》,我悟出了一点道理:只要相信自己,并付之于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篇二:以追为题】
从“这眼睛一睁一闭,一天就过去了。嗷——”的嬉笑之语,到“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感伤吟唱,再到“向天再借五百年”的磅礴叩问,这一切都向我们诉说着:人生苦短。
当我目送着天真烂漫的童年渐行渐远,忽然感到微微的惶恐——时光易逝,继童年之后,我的青春、我的整个生命,会不会在时间里依次蒸发,了无痕迹?
因此,回首已走过的春华秋实似锦繁华,我们总是喜欢在回忆里追寻美好,沉醉而不自知。记得看过这样一句话:“记忆总是喜欢添油加醋,它会朝着你期待的方向修改,可当你欣喜若狂时,真相会将你惊醒。”
其实,记忆深处的已成逝去的风景,无法挽留;近处的生活才是真实的风景,需要我们用心追寻。
曾经,我追寻的足迹印在细雨下空寂的乡间小径上,追寻的目光流连在布满繁星的无尽苍穹,追寻于吹面不寒的杨柳风里,追寻于活泼轻快的音乐中……
现在,我依旧在追寻,用心追寻美的所在,用心追寻我不曾变迁的梦想。
我去沐浴晚霞,不是去欣赏夕阳的红艳,而是去与她交流,倾听她的心语;我漫步在桥头,不是仰看天边变换多姿的云彩,而是要欣赏她沉静在水中的倩影;我驻足街头目送吹口哨的艺人远去,不因钦佩他的技艺精湛,而为理解那曲调里的辛酸与执着……
在繁华似锦的生活中,我们似乎渐渐忘却了梦想。生活安逸的我们满足于享受,却忘了追求。追求什么?追求美。追求我已认知或从未曾领悟的美,追求常伴左右却从未真正欣赏的美,追求只有用心才感受得到的美。
如果你偶然遇见正在沉思的我,请你不要去打扰,因为那时我可能正享受着一段用心追寻美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