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当你遇上碎片化的生活,被五花八门的信息碎片所淹没时,那就变成了丰富出采——丰富的使你没了神采。
而我们不能允许这种情况的出现。因此我们该试着拼拼图,将生活的碎片拼成一幅美好的画卷。
比如,现在火爆的微博。一条微博只能发140个字的限制,这使长期使用微博习惯于发一些短文的我在写这篇作文时却是抓耳挠腮,愁眉不已——我只能写出精简的短文章了。碎片化的写作虽然有利于我的概括能力,但另一方面也限制了我对细节的观察。那些碎片化阅读的人也会出现这种问题,读惯了短文后,在阅读长篇文章时便会没有耐心,很难能够坚持读完一整本。久而久之,我们对细节的感知力越来越弱,并且更没有耐心。
这时你会发现你专注于某项工作的时间愈来愈短,这就意味着碎片化的生活方式入侵了你原来的生活,使你变得无法全神贯注在一件事上。它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而我们不能允许这种情况的出现。
但目前来看,情况已经恶化:学生在写作业时总爱捧着手机,大人在开车时总爱打电话,老人在带孩子时总爱和大妈们“嘎讪胡”……而我们不能允许这种情况的扩散。
可是该从何拼起这散落一地的拼图?
从自己做起。
最重要的就是有一颗想将拼图完成的心,也就是积极想改变自己碎片化的生活方式。接下来要想改变就会很轻松了。
远离一切会在你专注于某件事时突然分散你注意力的事物,如“爪机”和电脑。它们也许会在你工作或写作业时倏地显示来电或消息,使你停止了手中的活。这时这段时间就变碎片化了。因此,一旦你要开始工作时,将它们都放置在你看不见的地方直到任务完成。
可以列一个时间表:在限定时间内做限定的任务,不能半途而废。就像上司要求下属员工在某一期限内完成工作一样,时间表既可以提高你的工作效率,不拖沓,也确保了这段时间内自己不会三心二意。只不过员工需要向上司汇报,而你,只需要自豪地对自己说:“BOSS,我已完美完成任务!”
最后,我要呼吁大家减少生活碎片化。试着与朋友一起合作写一篇长篇小说,也可以试着和朋友一起完成一个长远的目标……适量减少生活碎片化,我们不能被碎片化的生活而改变!
【篇二:读书之道】
廖伟棠在《来生书》中写到:“落叶沙沙,和我们说话,这就是远方春鸟鸣叫,就是水流过世界上的家宅,人走过旧梦和废诗,落日和断桥”。我们在生活中常遇到一些小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书中知识来解决。
我们读的书,它可以是外交辞令式的《左传》,亦或是纵横卑阖式的《国语》,还可以是寡欲清淡式的《世说新语》。从中我们自然可以领略圣传贤经,六韬三略的风采。高世之才,必负遗俗之累矣。这些世间流传下来的经典亦是人生不可逃脱的法门。
但并非只有名著对我们有用,假如规定了读书范围那么我们的认知范围也将被限定。众所周知,科举制是我国一重大创举,唐朝科举制并未限定一定范围,所以有了唐朝盛世,领先于世界,但后来明清时期八股取士,限制了人们的思想,导致人民认知范围被限制在这狭窄的范围内,所以迅速衰败,受别国侵略。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我们要学会善读。读书可以使人茅塞顿开,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诗经》中的美人款款移步,有蒹葭白露的柔和。一皱眉,青山不到,一展颜,花开倾城。何不吸引我们在书海中畅想?
世界文豪博尔赫斯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只有社会中有源源不断的文化自我供给时,才算是盛世,而这一切,都需要一个能自由学习的社会环境。就像盛唐,开明的政策,滋养出人类历史上璀璨的繁华。
因为文化的深度,才不会选择那所谓的时髦;因为阵阵书香,才会选择细细品味。就像清茶,入口苦涩,回味那甘甜,因为那是先人留下的记忆。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无关功利,仅仅为了涵养自身。书有存在的意义,有好有坏,我们需要学会分辨。愿你可以在书香年华中锐变。
【篇三:走在花季】
我们都是杯子,一群模化式的杯子。
属于我的初中花季,色彩斑斓,喜忧掺半,似乎更多的却是无奈。
11月26日 阴
班主任在讲台上讲得兴致极高,学生们在台下做的笔记也是一页翻过了一页。不为什么,临近考试,这都是学生应该做的。复习,复习,无非强调的就是这两个字,“好了,我们就先讲到这里,回去以后要好好复习,记住,要抓重点,抓错题,抓难题……”又来了,学生们扶额,然后又是一阵翻动书本的声音。
11月27日 阴
放学铃一响,语、数、英三大老师一同挤进教室。“大家翻开语文课本,我们划分重点课文……”“英语书第某某页翻开,大家回去把这个,这个还有那个背诵……”“回去把这几张卷子做完,要记住几何逻辑,我们来推算这题……”手忙脚乱地记好三大主将的话,已经半个小时过去了。不好,地理老师来了……
11月28日小雨
这是考前最后一天,大家都揪着一把汗来到教室,背诵的,划分重点的,一幅紧张的“我是好学生”的学习氛围。谁也不想在考试后被批评“复习不当”,所以都各做各的,这一天相安无事。
我们这么做得是为什么?为了成绩,为了口中的未来。有时我真的不时白,为什么考试要限定时间、答题方式?为什么作文要限定题目,限定格式,限定时间地点?为什么学生只能凭成绩就被别人限定了未来。在这个日异更新的世纪,所有人都希望能有所创新,但一味的死板限制,真的好吗?
我不明白,也不能明白。因为,我也只是个学生,就像现在,我在限定的空间按照题目的要求完成了这篇作文。
“花季”生活,亦有无奈。(公众号:涵城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