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寻访红色足迹】
我们的幸福生活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一个个英勇牺牲的烈士,从一名名足智多谋的中国人,从一位位优秀的领导人,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中得来的!那么,让我们走进历史时刻,寻访“红色足迹”吧!
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带领部队进入井冈山,在井冈山成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毛红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革命的胜利。
1940年6月1日开始,胶东日军对招、莱、掖等根据地展开了大规模的扫荡。6月5日,扫荡的敌人八路军的五支队十四团。为了排斥胶东区党政机关和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安全转移,十四团在团政委张咨明、副团长宋子良的带领下,占领灵山高地阻击敌人。面对众多敌人,战士们毫不畏惧,浴血备战,但由于我方寡不敌众,战斗十分惨烈,副团长宋子良、军需处处长王吉山相继牺牲,200余名净土以血染青山。
现在,新中国早已成立,改革早已开放,我们过着安静、舒适、美好的生活,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并且,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做贡献,报效我们的祖国,把革命先烈的心愿传承下去。
【篇二:银幕中的轻重】
自黑白无声电影以来,其曾在胶卷,光盘,电脑数据等之中储存,轻而又轻,然而其中蕴含着芸芸众生,悲欢离合或王朝更迭,时光飞逝亦或天马行空,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叹为观止。
各民族或国家特点及个性都存于其艺术之中,而电影,融合了空间时间,调动视觉与听觉的艺术,更为如此。英国电影较为严肃,记录、人物等题材电影多有出现,但英国人的黑色幽默也往往掺入其中。苏俄则较为沉重而粗狂,带有沉思。其坚定的意志与精神更为体现。《布列斯特要塞》中团政委福明明知德军会杀害政工人员,仍从行进的俘虏中站出来,对德军军官说:“我是政委,犹太人。“共产党员的坚毅无畏,淋漓尽致。美国电影则如同其作为移民国家一样,大杂烩,但正因如此,诞生了“好莱坞”这个金字招牌与各类优秀作品。轻轻地电影中隐藏着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灵魂,要了解一个民族,其电影不可不看。
不只是艺术,电影中也有着科学,抛掉众多的科幻作品,悬疑片环环相扣,巧妙地运用心理学拉住了观影者。大师希区柯克曾说:“惊骇了以便观众惊慌的跳起来,而悬念则使观众处于焦虑与猜疑的状态。”成功的电影更是将剧中人的精神深处剖析开来,《煤气灯下》中宝拉在逐渐被引导的心理崩溃与自己内心不断的自我价值保护展现的淋漓尽致。看似轻松热闹的电影也能蕴含很多。其轻中有重,正是因为重,才让人深陷其中,细细品味。
电影轻松的剧情中也往往暗含时代特点与当时的人们心态。诞生于越战时期的《星球大战》第一部,对当中“银河第一帝国”的穷兵黩武进行批判,讽刺了美国陷入越战泥潭。而冷战刚结束时的《火星人玩转地球》则映射了美欧在冷战获胜后政府及人民的心态。著名的黑幽默电影《钢铁苍穹》更是塑造了一个看似荒唐的故事,“纳粹从月球反攻,却被政客利用为连任的工具,政府间勾心斗角,最终打败了纳粹却因为了争夺月球上的能源而发动了核战争。对当今政治的讽刺不言而喻。
电影不只是看热闹,在“轻”的外在下,其重的内在正是其值得细细品味与思索之处。其中蕴含着处事哲学供人思考,未来世界令人遐想,民族的灵魂,兴亡之道。这正是其可以成为精神食粮的原因,轻中蕴含着无尽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