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捕捉生活的微光】
人生,在水滴里摇曳。善于观察生活的人,往往能将那滴水波光潋滟,吟咏生命的真谛
——题记
如果说黎明是唤醒白昼的天使,那么善于观察便是烛照未来的明灯;如果说罗盘是坚定方向的舵手,那么勤于捕捉便是舵行无惧的风帆。于细微之处顿悟生命的真谛,与生活之中捕捉智慧的微光。善于观察,勤于捕捉,才能长吟生命的欢歌。
善于观察是人类革新的动力。当其他的小孩还在执弹弓捕鸟时,瓦特却在留心水蒸气的向上运动;当逐利的学者在研究“永动机”时,科迪教授却在生活的偶然中发现了让玻璃落地不碎的奥秘……细微的观察让众多学者以锐利的眼光洞察奥秘;勤于捕捉微光让人类不断进步,开启光明的未来。
勤于捕捉是人们吟咏高歌的前奏。缓缓流淌的多瑙河是斯特劳斯圆舞曲的蓝调;古老沧桑的凤凰城是沈从文古朴的文风;宁静的瓦尔登湖是梭罗宁静的诗篇。他们特有的是观察四周,感悟人生。于是在生活中,捕捉到了有价值的光辉。
在办公室当局长是他的本份,在社会底层为农民工“卧底”,却是关爱农民工的不朽之歌。陈家顺屈身投入基层,为了农民工,他走访千家百户;为了农民工,他屈身亲经苦练。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在体验农民工的工作上,发现能让农民工发家致富的微光。他做到了,当人们记住这个满脸黝黑的局长,他却以捕捉的点点微光,为农民工烛照了一个有爱的未来。陈家顺“为爱观察,为情捕捉”,让这个社会也因点点微光皎洁如玉。
捕捉生命的微光,也是人们执勤守乐的不二法门。也许你曾经乐道陶翁的耕作姿势很滑稽:整个上身还几乎与土地相平,腰弓鞠着,挥汗如雨。其实,陶潜是一边耕种,一边在泥土里寻找他的诗句。也许你曾因惑怀素酒后在芭蕉叶上挥毫泼墨的恣意,其实他是在豪情万丈中,挥洒着草书的桀骜不羁。他们也许很清贫,抑或食不果腹,但是他们在生活中捕捉到的壮志满腔,豪情热血却足于安乐抒怀。生活的微光让他们在压抑黑暗的现实中,依然皎洁明亮。
人生,在水滴里摇曳,在琴弦上跳舞。只有懂得捕捉生活的微光,善于留心观察的人,才能纵情人生,实现价值。朋友,莫让阴霾遮住了双眼,莫让雾霭充满了心灵,让生活的微光照亮前方,让善于捕捉的禀性开启未来。
【篇二:春姐姐】
看到这三个字会不会觉得我是想要描写我们特别熟悉的春天呢?春天似乎也是在我们身边似近似远,它来的太快,太突然,走的也太令不知所措,似乎还没来过便消失,令人想要靠近都很难实现。
有的人非常喜欢春天,也可以描述春天的美好,但很少有人清楚它到底来过多久,尤其北方吧,似乎过了寒冷的冬天便是炎热的夏天,春秋皆是如此。让人思念留恋却总是似乎并不能相见。
似乎说多了,我本不是想要描写春天,其实又没说多,春天和我要说的人有着与我而言的共同的感觉。春姐姐,我的高中英语老师,总是能给我似近似远的感觉。
我居然忘了,居然记不清了,居然不知道当初是因为什么开始觉得春姐姐特别好的了,只记得她写过纸条鼓励我,也在我身边用她亲切的语言鼓励过我,犹记得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她屈身低头对我关心问候,那一刻我是觉得我是有多么的幸运啊!很少有这样的待遇性格孤僻的我,感觉心头暖暖的。
春姐姐带给了我温暖,也带着我慢慢改变。英语课堂上总是锻炼我发言能力,一开始我还是不敢接近她,毕竟她是老师我是学生,后来我们也是可以聊聊天像朋友一样。
但是春姐姐总是会给我一种忽冷忽热的感觉,会关心我,也能聊天,但是有的时候相遇就像陌生人,会给我一种陌生人的感觉,哪怕擦肩而过,哪怕我一直看着她,她还是能做到视而不见。
直到现在我还是不知道到底是因为什么,也许她就像春天,距离人似近似远,让人喜让人忧,又似乎从来都没有来过。
【篇三:学会面对】
我是一个一米六的小个子,却克服了四米多宽的沙坑。
那天的运动会,很热……
我踮起脚,站在沙坑边缘,想象我会以如何的样子摔下去。事到如此,也只能怪自己太冲动,想也不想就报了跳远,也不考虑考虑自己的能力,我可是连练也没有练过一次呀!身边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参赛者一个接一个地进行赛前训练。完美的跳跃,完美的屈身,完美的弧线,他们满脸自信地站在沙坑中央,接受围观者的赞叹。
我心动了。
渐渐地鼓起勇气,站在第三个踏板上。深呼吸……我猛地一睁眼,拼尽力量向前冲去,助跑到很快就到了尽头,第一个踏板近在咫尺,金黄的沙子在强光照耀下很是刺眼。我这才发现,这个沙坑真的好深!就当我准备一跃而起时,我犹豫了。腿这么短,能跳多远呢?如果再摔一跤的话,落得个满身是沙的下场,多狼狈。刹那间,我前倾的上身又收了回来,双脚离地后有顿时落了下来。我向恐惧低头了。
很快比赛就进行到了一半,我在后面几个,心中五味杂成,班上的同学正盼着呢,朋友就在我的身边望着我,我到底跳?还是不跳?克服恐惧真有那么难吗?忽然想起,朋友对我说过:凡事拼一拼,限制人的是人自己,谁知道你就不行呢?不免释然,跳不好没关系,没面子更可以不管,我能克服,一定能克服。
转眼就是我了。我握紧拳头,对自己微微一笑:加油!我飞一样奔了过去,周围的人影被汗水遮的一片模糊,耳边的空气仿佛静止,脚下是滚烫的塑胶,轻踏第一个踏板,褪去一身恐惧,腾空而起,蜷身,前倾,奋力一跃!我拼尽了全力!
完美落地。
“2米8。”裁判员的声音清晰的响起。我成功了,我成功了!阳光仍是那样热烈。
终于,我学会了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