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边相关作文

【篇一:一方的天空】

忽地看着窗户,脑子唰地一下,想起了天窗这玩意儿。于是,记忆的火车开向了儿时。

那时,我很小。我爱看天空,天空不说话,不微笑,不想些什么。可我就是认为:天空它就是会说话,就是会微笑,还会想些什么。在我眼中,天空什么都会。

于是,我爱上了天窗。天窗这玩意儿,在我奶奶家的最顶端。它是由四块木条和一块玻璃拼成的。玻璃很干净,一尘不染,四块木条上有小小的木渣,手摸上去虽不怎么舒服,但在我心里,有着家乡的温暖。

天窗很神奇。那时家里的窗很少,玩具也少。可我的日子却一点也不乏味。因为有天窗啊。我时不时躺在躺椅上,看顶上的天窗。白天,我在那一方的天空里看到的是几朵白云,那些白云让人看得入迷,从那几朵白云中,你能想到无数片变幻的白云,那仿佛是一幅油彩画,纯洁的云边涂上无暇的蓝。它们时不时地变换身姿,有时薄如羽翼,如棉絮,有时染了太阳的金色,有时定定地看我,有时又好像受到了谁的邀约,步履匆匆地和我告别。

夜空留在天窗的画更不用说了。小时候,我不爱睡觉,每当被逼着上床时,我老是睡不着。这时,我便偷偷下床,去和天窗说说话。看到一颗星星,想到无数星空闪啊闪;看到一窗星星,就想到整条银河。漆黑的天空和星星总让我想到星座的故事,便努力去找,眼睛看疼不管,脖子发酸不管,直到上床睡时还做着星空的梦。

下雨时,天窗是雨点按下的琴键,也是天空与我的对话。他在告诉我他学会了弹琴,学会了画斜线,学会了与风拥抱……我喜欢,听着雨时而絮絮地沙沙,时而重重地哒哒,时而急促地咚咚,那是一种享受。每一滴雨滴,都化作一个个音符,奏出自然之歌。俯耳聆听,那小小的天窗给了我最初的音乐启蒙,也给了我无边无际地幻想……

来到城市后,家四处都是窗户,世界一下子变得敞亮,天窗自然也就不需要了。可不知为什么,我却总是习惯性地抬头,我是在寻找奶奶家的那一个天窗,那一方的天空……

【篇二:草下之力为劳,云边之力为动】

劳动,中华渊渊几千年之美德。或之为衣食,或之为生计,或之为寄托。并非不识劳动,更非不愿劳动,奈何心中惰性牵扯,竟是缺那几分体味的。一时见题,竟怔怔然,不知笔从何落。余对劳动的体味多源自诗文词藻,今次,便仿着五柳先生之文,依词依句,前去了一番劳动之念。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天边烈烈日头遥指身上,余拾锄欣然前往,欲躬耕田亩,种其豆苗。山间灵气汇聚,土壤肥沃,余更心生欢喜,举锄连动,翻土播种。毕竟手生,对田间农事竟陌生至此,怪道田间豆苗为杂草所掩,稀稀疏疏。半晌劳作换此番光景,不由心生叹息。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虽昨日惨淡光景,余并未心生弃念,反愈挫愈勇,晗光初现时便又携锄往山头去。躬耕田亩,实非易事。眼前杂草一垄接一垄,弯腰锄草,反反复复,接连动作,未见草减,反汗湿土石。劳作实属不易,余一介书生,此番劳作已是耗力良多,更遑论日耕百亩之农人。惭愧惭愧。低头锄草除自身极苦罢,心神亦遭辗转,辄思,为何未完,完之何为。一番念叨,待田皆理好时,竟已至夜深,便只得收辍物件,匆匆收尾后,归去,途间月光似伴余归家,不由心生宽慰。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山中野间道径极狭,道旁草木旁逸斜出,直教人无奈扶额。安有山不如此?此乃劳作理田必经之路,既已定种豆无悔,便莫怪山路气人。夜露深重,来回几趟间,衣袖已湿,衣袂也染上二三湿意。只觉棉丝贴体,不觉心下尤生感叹。天下农人皆辛劳,余读书多年,甚少体味这劳动历程。余衣贴体便生不适,而这天下万千农人,哪个又不是夜露深重时归?衣湿汗湿已无可分辨,这世上劳动者,哪个不曾经历真正难捱的辛劳!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既要得日后豆满田垄,劳动成果令人心生喜意,此间困顿,又算何妨?一件衣衫罢了。余日日食农人耕种之食,日日着农人劳作之衣,劳作一事,已不能只是挂在心头,更应是摆在手头,日日只是念叨着劳动苦,劳动好,又有何意义劳动一事,本就应从手头起,自手头终。唯劳动,方可换取日后幸福。莫惧苦,莫叫累,劳动乃人之根本,不劳动,便是失去了人最初的本心。

莫道劳动难,烦,烦,烦;莫患汗中土,苦,苦,苦。非劳动无以得日后美好,非劳动无以窥见期间辛劳。

并非扛锄乃称劳动,但求心中有此念,恒行,莫忘。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