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万绿丛中一点“青”】
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还记得那年春天,我站在窗台边,俯视窗外那无数的茶花,看着她们在清风中欢快的笑颜,向来来往往的人群展现她们姣好的身姿,我的心情不由得不激动。
一次午后,我漫步在那开满茶花的地方,不经意间我看到了一块石头,它静静地躺在青草中间。
石头,一种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东西,没有人会去刻意关注它,它就这样存在着,默默地存在着。在万千险恶的崖壁上,在素湍急流的碧水中,在溢满书香的校园里,哪里没有它的踪影?历代的文人墨客们在世上留下过无数华彩辞章,而在这浩如烟海的篇章中,又有哪一章哪一节哪一首是写它的呢?没有。我想。
这块石头就这样深深地陷在草丛之间,冒出的部分被新近的春雨洗刷的干净无比,阳光下还泛起点点清冷的光。不知怎的,我却念念不忘那永不见天日的深埋在地底下的那部分。我想,正是地底下的那一大头,才成就了这块石头现在的位置。
它沉默不语,看着草木发荣滋长,见证万物沧桑巨变。当茶花竞相开放时,它知道春天来了;当枯叶伴随着习习凉风而飘落时,它知道秋天来了。日月星辰与它永久相处,花草树木与它朝夕相伴。稳重与持久是它的本色。
在那样无忧无虑的年龄,我拥有了一份喜悦,多了一份坚定。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当岁月的流沙静静地从掌心滑过,我也正带着曾经的回忆逐渐成长,童年的欢乐与奔放似乎已离我远去。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为自己而忧郁,担心自己的明天,顾虑自己的未来。有时我也笑自己是否真的到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龄。
又是一年新春到,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难得抽出空闲时间,漫游在那曾经走过无数次的小道上。那绚丽的茶花已经开罢,而草丛间依然泛起点点清冷的光。它在向我微笑!是啊,它在笑,我也在笑!
明天,我将是一个崭新的我。我迈开大步,向前走去,蓦然一回头,瞥见那块石头在向我微笑,我想起了几句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是万绿丛中一点“青”啊!
【篇二:有你在我身边】
人生啊,总是淡淡的,让你遇见许多人,也让许多人与你擦肩而过,让许多人驻入你的生命,也让许多人与你越走越远。但很多的物则是不同的,它们可能没有生命,但它们拥有灵魂,能够陪你到天荒地老,能够与你地久天长。
我是一个喜静的人,没有人陪我聊天的时候,我可以一个人坐很久很久,于是,对书便有了微妙的感情。
很喜欢安意如的书,尤其喜欢,《世有桃花》,并不是她的书有多么的奇特,而是她的书很淡雅简静,像泼墨山水画,每一笔都有神亦不失韵。
桃花大俗大雅,亦至刚至柔,娇艳如待嫁少女,闲静如隐士仙人,沧桑如英烈壮士。桃花在中国,太复杂,但凡想起,先有一言难尽的暧昧。
美到极处,变成苍凉。
很少有人能真正的品读桃花,它有太多面,每一面各不相同,自《诗经》初嫁,到秦汉飘摇、唐之明艳、宋之清丽、明清秾艳流俗,它的意象在时代变迁中不断的更迭,但安意如做到了,将不同的意象用各种意境串联在一起。
有的时候去读书,看的是意境,《世有桃花》便很是清雅出尘,明媚的书名,牵连着古今,昭示着不相忘的过往,每一首诗词都似故往重现,显出了或清丽或娇艳的桃花。
许多情绪似是而非,许多故事似幻似真。追忆着似水年华,俯拾即是精雅诗句,如万千交映星辰。此时我分明感觉到,文字有着放生的作用。一个被困多时的意念得到新的诠释,一如重获新生。
看书就是灵魂的碰撞,将心思完全沉溺于另一个世界。书也如人般,虽没有生命,但却有灵魂,有你在我身边,总是旧人面,新桃花,如此,或可与你们相看不厌了。
看花人未老,相知语难频。有你在我身边,便只希望可以逐日修习成简静的人。心似繁花艳照,身如古树不惊。
那些诗句辞章,是故人的心血印记,如星闪耀,如玉温润。那里有隐秘的桃源,无论重逢或告别,都是情意款款的感觉,仿佛,人生之丰裕慢缓,足堪挥洒,当中意境开阔清新,令人怦然心动,悠然神往。
做一个心存古意的守望者,自得其乐,并不是众人以为的那般寂寞,更何况有你在我身边,一切便也都随然了。
我们的人生是一帧慢慢显影的底片,真实而逼近虚空,有许多过客,也有许多陪伴着我们的人或物,《世有桃花》,山河浩荡,岁月悠长。它令人愉悦,值得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