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摒弃保守,心有所向】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问:“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萧伯纳
高尔基说:“保守是舒服的产物。”正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样,生活的舒适也将带来身心的放松,人的头脑下意识地选择安然享乐以度过漫长一生,忘却曾经的奋斗本能,志满意得不愿改变,甚至不思进取。
保守源于对当下的满足。百年的康乾盛世曾令统治者自鸣得意,他们觉得天朝上国无可匹敌,他们开始松懈,在玉盘珍馐,歌舞升平中度日。美酒甘醇,在杯中波澜不惊——谁知底下的危机暗自蔓延。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清军即刻溃不成军。千年前老子:“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竟一语成谶。
曾经的富足丰硕,却造就了日后的安逸和不思进取。安宁常常只是表象,无论多么强大,一个保守的国家定会老化,腐朽,终有一日面临散架。此岸的清朝是黄昏最后一抹晚照,可彼岸的欧洲大陆却是黎明刚破晓。在地中海,大洋西岸,曾令我们不屑的“蕃夷”正在悄然崛起;蒸汽机的隆隆作响,灯泡的光芒万丈——西方仅凭创新的工业革命便赢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海子曾言:“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遥马亡。”
诚然,生活舒适常会使人停滞追求与进取的脚步,流连于繁华夜景,灯红酒绿。然而追求永无止境,心有所向即使穿枝拂叶也不觉痛苦,有泪可落不觉悲凉。
历来守陈容易突破难,无论帝王将相,皆深谙此道,唯恐牵一发而动全身,将病变的肌理抽丝剥茧地解开实属难事。当年王安石得遇宋神宗,方有机会大展宏图,发起“熙宁变法”,只可惜一场生不逢时的大旱到来,让愚昧的民众误以为是上天惩罚的征兆,为安抚民心,历时五年的变法被停止。神宗英年早逝,变法只成一纸空文。
“一波春木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王安石定然是孤独的,他面临无数保守者的不解,背负了千古莫须有的罪名;但他又是幸运的,他不曾向生活妥协,他的变革如京口瓜州的一轮明月,永远照耀着北宋的天空,任世人纷说它阴晴圆缺。
古时的安逸常使保守之人相随,中华五千年的古木难现长久生机,蓊郁的叶片中蕴杂着衰老病变的斑点。今日的我们在固守当下的精神家园的途中,还要将改革与创新作为发展必不可少的一剂猛药。
结晶牛胰岛素的制成,东方红一号的冉冉升起,神舟飞船的数次升空……一次次创新与改革所带来的辉煌与荣耀,无不印证着摒弃保守的重要性。
“保守是舒服的产物。”此言不假。只是舒服不是保守的理由。世间有无数姹紫嫣红等待采撷,有万千莺歌燕舞等待观赏。时间的流转如执拗的老人,不愿也不会放慢一刻步伐,若只是在生命极乐处流连,定会错失磨砺的风景。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说:“如果我们在人生中体验的每一次转变都让我们走的更远,那么我们就真正体验到了生活想让我们体验的东西。”对于我们自身,适时的转变与革新并非反复无常,而是自身的跃进与人生另一处独好风景的体验。
正如晨光熹微,明知旭日即将升起,却又犹豫于它的不可预知性——不如抛开安逸与舒适的束缚,去追寻创造绚烂的彼岸花开,心有所向便不会迷途。
【篇二:不能说的秘密】
憔悴的叶,竭尽一生最后一丝力气,仰着头静静地飘落,没有一丝留念。在那阴霾的四月,爷爷安详地走了……
爷爷走的时候没有一丝挂念,因为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期,他看到了子女的孝顺,他感受到了家人的团结,他也预感到了整个大家族的兴旺发达,或许他心满意足了。在他的脸颊上我们看到的是微微的笑意。尽管临走时,我们还是没说出病情的真相,但所有的人都深知这是一个不能说的秘密,我们不能说,奶奶也不能说……
当奶奶得知爷爷患的是肺癌晚期时,她坚强地挺住了。每天她按照医生的嘱咐为爷爷煎药、捶背、带他晒太阳、散步。时而,奶奶也给爷爷买点他喜欢的东西吃。日复一日,奶奶渐渐地瘦了,但她在爷爷面前依旧乐观、开朗,直至爷爷去世……
噩耗接二连三,爷爷去世不久,奶奶就因过度劳累而得了胆管炎,于是入院进行了手术。我们看着躺在担架上的奶奶,她脸色苍白,面容憔悴,双唇不断地抽搐着,我们心情无比焦虑:操劳了一辈子的奶奶如今要躺在手术台上了,她已年过古稀,她能挺过这一关吗?奶奶被缓缓地推进了手术室,外面的红灯亮起,紧张的我们在外面静静地守候着……时针嘀嗒嘀嗒地走着,我们的心紧紧地揪着……终于,手术室的灯暗了。奶奶被推了出来,我们迫不及待地冲上前去,询问手术的情况。“病人的胆管被小石头堵住了,胆石我们已经取出,胆管的问题已经不大了。“医生说到,他看了看被推走的奶奶,又轻轻说道:“不过在手术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更不好的情况————老人家的胰腺已经发硬,几乎失去功能了,所以你们家人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或许后期会发展成胰腺癌。”顿时,爸爸妈妈的脸刷白,呆呆地定在那儿没有话说。这对于我们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难道上帝不能让好人一生平安吗?难道上帝不能让辛苦了一辈子的奶奶安度晚年吗?怀着沉重的心情,大家最终决定保守这个秘密,让奶奶毫无负担地度过她的余生。
奶奶渐渐恢复了健康,她开始了她简单而快乐的生活。她踏上了重阳节的旅途,她登上了才艺表演的舞台。她面对我们还是那么乐观开朗!可是她不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不能说的秘密。我们将像奶奶保守爷爷的秘密一样永远守住奶奶的秘密……
奶奶真幸福!
【篇三:柚树情,猕树殇】
清晨,一大早地醒来,窗外朦胧,雨,如天的眼泪,珍珠链般地滑下。地面上溅起了水花,泛起了涟漪……
雨,一直下着,门前那棵柚子树在风雨中猛烈的摇晃,他是在为明天的离去而愤怒,因为要离开与他相伴缠绵十几年的猕树而伤感吗?
是的,这一天总归要来的。他走了,走得那么彻底,连根一起拔起,什么都带走了,那里只有他居住过的痕迹,唤起我们对他的思念。旁边的猕树已经是遍体鳞伤,她想他,他是她的依靠,他走了,没了他,她仿佛失去了自己的一部分。
和他一样,她也走了。她,曾经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徜徉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她来的时候是在开学后的一个月,很幸运地,班主任将我和她安排在一起,于是,我们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同桌。一开始,因为我们俩都是内向的人,所以很少讲话,我们每天唯一接触的是用同一本教科书上课。渐渐地,我们熟了,开始互相聊天。她告诉我,她是云南来的,父母来这边打工,于是她就随父母一起到这边来了。从此,我们成为了好朋友。
我们一起吃饭,走路,彼此是依靠,彼此是各自的唯一。于是,都很拘束的我们在对方面前变得不拘束,我们打打闹闹,说说笑笑,在别人面前,我们却还是那么安静,因为他们不懂我们,也不需要他们懂,只要我们俩知道,只要我们俩懂得就够了。她曾经对我说:“你知道吗?有人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棵会开花的树,只是在每个人的成长路上,开花的方式不同,每棵树都有自己开花的秘密……”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开花的秘密。她曾经向我诉说她的苦恼,让我保证一定要和她一起保守这个秘密,我说,我一定会的。那么多年过去了,我从未和任何人提起过这件事,渐渐地,连自己都忘了,我们一起保守的是怎样的一个秘密。那么,就让它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为永远的秘密吧。
她叫雯,雯有点黑,也许是因为云南那边的天气吧。下课后,雯总是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看书,做作业。虽然是一个插班生,她成绩却佷好。作为一位离雯较近的人,我总是拿我的作业来麻烦雯,雯每次都是细心地教我,直到我懂为止。雯有时也很难让人理解。记得有一回下课,雯拿出小刀,在自己的手背上划了一刀,鲜红的十字架映入我的眼帘,我惊叫:“雯,你在干嘛?为什么要伤害自己呢?”雯的回答让我哭笑不得,“昨天我削苹果时不小心在手背上划了一刀,这样显得比较对称,好看。”她笑着将手伸起给我看,可我却发现她的眼神中有淡淡的忧伤……我不再说什么,也不知道能再说什么。我们俩就这样沉默了下来。
快到期末的时候,雯看起来与平时不一样。饭后,她拉着我一起跑到了教学楼后的草坪上。雯说:“我要走了。”我问:“你要去哪里?”“回云南!”“你父母要走了吗?”“是的。”那天午后,草坪上,树荫下,我们俩就这样静静地坐着,说了佷多。我们俩交换了相片,都说,一定要记得对方。雯给了我她父母的号码,我却不知道丢去了哪里。我懊悔,我应该好好保存的。可是,四年了,还是原来的那个吗?
回学校拿成绩单的时候,我的旁边只剩下一个空位,雯真的走了,校园里依然是同学们的欢声笑语,而此时,我却觉得好寂寞,仿佛从此我就是永远的一个人。雯的位子上,留有她期末的试卷,她的成绩依然是那么好……
雨,还是那么大地下着,又是一个春天,猕树静静地,重新迸发出新的翠芽,顶着天,向上。
离别总是有的,离别后的思念,不是忧伤的开始。在记忆中,定格的是幸福,留住的是感到。因为,我们都是会开花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