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博物馆之行】
春节假期,我们来到了国家博物馆,恰巧那里展出汉世雄风,也就是中山王刘胜和他的妻子窦绾墓室中的随葬品。
刘胜在当时也是地位很高,他是汉景帝的儿子,汉武帝的哥哥,他和妻子窦绾的墓室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墓道,停放出行的马车,随葬赫赫战功的战马;第二部分是大量随葬品,大量陶罐,说唱陶俑等,第三部分就是主墓室,随葬墓主人生前所用物品。最重要的展品是那套金缕玉衣,用玉片二千四百九十八片,金丝约一千一百克,覆盖全身,最有趣的是从侧面看还有一个微微隆起的“啤酒肚”。看来刘胜想让自己的灵魂在地下永生,就像《荀子。礼论》中提到的“事死如事生。”
在墓中的随葬品中我最喜欢博山炉,它是一种刻有祥瑞纹的山形小香炉,在焚香时烟雾如同仙境一般缭绕,特别美丽,当时就的人认为这样可以祈求住在仙境中的人降临,传授不死之术,因形制象征海上“仙山”,所以称作博山炉。此时帝王及汉人的信仰人死后可以上天成仙。从刘胜的墓中也可以看出帝王们大多很会享乐。
参观汉世雄风展,让我对刘胜的中山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大量的随葬品给了我们了解文物,学习历史知识的机会。
【篇二:我的前世与今生】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为什么会在这里?这些问题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我已经习惯于每天在展柜里,任南来北往的观众给我拍照,与我合影!但是最近,许多观众在我面前谈论起央视的热播节目《国家宝藏》,我的30位小伙伴,登上了央视的舞台,讲述它们的前世与今生。我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努力回忆我的前世今生,没准哪一天,我也能去央视亮亮相呢!
我出生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最初的主人是阳信夷侯刘揭,后来由于刘揭的儿子刘中意参与“吴楚七国”之乱被废黜王位,我就被西汉少府没收,放入了窦太后居住的长信宫中,随后,又被窦太后赐予了她的侄孙女窦绾,她也是当时中山国王刘胜的王后。因为窦绾非常喜欢我,所以在她死后,我就作为陪葬,长眠于地下。
直到1968年的一天,解放军工程兵某部官兵在河北省满城县爆破施工时,发现了窦绾的墓穴,我才得以重见天日。因为我的外形是一个宫女形象,身上又刻有铭文,根据铭文的记载,考古工作者给我起名为“长信宫灯”。我左手执灯,右臂高高举起,宽大的袖管与身体连接形成烟道,当火烛点燃时,烟灰会顺着我的袖管徐徐进入我的体内,这样经过过滤,就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污染,保持了室内的清洁,我是环保理念和审美意识的完美结合,这就是我的魅力所在,所以,我无愧于“中华第一灯”的美誉。就连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看到我后都盛赞: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已经有了环保意识,真了不起!
现在,空气污染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一个无法逃避的问题,影响着每个人的身体健康,低碳环保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应该是一种责任,希望大家都能以我为榜样,将低碳环保的理念根植于心。如果大家还想近距离地与我对话,或者还想了解咱们河北其他的历史文化,请到河北博物院找我,我在那里恭候着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