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回忆童年】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随着夹叶桃的凋落,紧接着的是爸爸也离开人世的悲惨消息。看到这里时,我不禁的落下几滴眼泪,要知道这对于一个刚刚毕业的小女孩是多么大的一个重创。
英子的童年生活虽然结束了,但是我心中的那些英子童年还没有结束。它们就像一些零零星星的片段,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在慢慢浮现……
是他们!为丈夫和失散多年孩子而半疯不傻的秀贞;总惹英子笑的兰姨娘;看似严厉却又十分疼爱英子的父亲;经常受“父亲”皮鞭的好朋友妞儿;像妈妈一样对英子十分唠叨的宋妈……这些挥之不去的英子童年记忆,又一次的重临与我的心头。
想着想着,让我在这本书中,最记忆犹新的应该就是在惠安馆中发生的一些零碎琐事。
惠安馆,这个名字安静和谐的馆子里却有一位邻里街坊都是避而远之的奇怪疯子秀贞。她为了自己不知道去哪儿的丈夫和十三六年的女儿小桂子变得异常起来。虽说邻里街坊都对她避而远之,但是英子却与他们恰恰相反:英子不但不对秀贞冷眼相待,反而还和秀贞做成了很友好的朋友。接下来的故事里面让我渐渐对秀贞改观,她是一位拥有伟大母爱的秀贞!她也因为太过想念孩子的她,也常发生一些糗事。比如,经常把街边的小孩子认为是小桂子,就连英子也不例外,有次英子去找秀贞,秀贞把英子误认为是小桂子给她做衣服。其实,奇怪的她,心里面的苦谁都不理解,除了经常和她相处的英子。
看来后来,内容越来越精彩,我常常因为看书而废寝忘食。聪明的英子,发现秀贞所说的失散六年的孩子小桂子与妞儿有着十分相似的地方。就像秀贞和妞儿都有酒窝、有脖子后面青色胎记、样子的相似……于是,想尝试一把的英子帮助她们母女相认。当时,我还害怕是不可能的,但是秀贞和妞儿还真是亲母女!让我真是十分激动,甚至喊了一声,我稚嫩心灵突如其来的有一个疑问,如果没有遇见秀贞,没有和妞儿做好朋友,那她们还会相认吗?不禁让我想入非非。
秀贞和妞儿相认了,秀贞想迫不及待的去找妞儿的父亲自己的丈夫,也是秀贞口中对英子说的“思康三叔”。知道这个消息的英子也是十分仗义,她主动去偷母亲用纯金打造的心爱镯子给了她们母女。可,这一切都是这样天衣无缝这么完美,老天爷却给了一个天大的无趣捉弄啊,上演了一场不归宿。半夜去坐火车的秀贞和妞儿惨死在火车轮下面,这让我唏嘘不已。内心反复着不知道说了几遍的心声,这不公平!这不公平!
就这样,这篇英子童年灰记忆留在了惠安馆,也给我留下了不一样的所感所受。跟英子所比,我的童年跟她一样开心。惠安馆是英子的灰记忆,那我也有一片暗藏心中的灰记忆。我心中认为,一波三折、有好有坏,可能才是最美好的童年风采吧!
【篇二:这样的课堂让我成长】
孩提时候,母亲总把我拥在怀里,轻声读书给我听。午后的阳光暖洋洋地洒落,母亲的臂弯成了我的小小教室。这样的温暖,是我终生铭记的老师,这样的课堂,让我成长。
时光如梭,我慢慢长大,已然是个十四岁的少年,怀揣着最耀眼的梦想,经历着最绚烂的时光,也会遇见属于少年人的烦心事。明明怀揣着满腔善意却遭到恶意的揣测与误解,厌弃的目光在我身上灼出一个个伤口。满脑子都是那些不怀好意,扼住我的脖子。母亲发现了我的异常,只是把我搂进怀里,轻轻道一句“给你读本书吧?”我惊讶地抬起头,她正晃着手中的《城南旧事》,向我眨了眨眼。
“她们就这样死了?”母亲还未说完,我便瞪大眼睛望着她,满心都是痛心遗憾了。历经千百回磨难后的母女终于相认,还没来得及享受天伦之乐,却在火车下丧生。而帮助他们的主人公,英子,她经历了冷眼,面对了父母责怪与那些令我感到不平的异样眼光。母亲含笑着看着我,看着我为母女俩悲哀的命运感到不公,为英子不被理解一腔愤懑。“让妈妈动容的,其实更是被英子的内心。”
我愣住了。英子的内心?我低下头细细地想她一心帮助母女俩相认,为她们四处奔波。她不顾谗言恶语,从未介怀,不曾犹豫。
“她自始至终都选择了一条路。”母亲轻抚我的头发,娓娓道来文章的末尾。故事以悲剧落幕,可章节最末,英子搬了家,所有伤害过她的人或事全部消散在脑后。青蓝的天空,桂花淡雅,在她的眼中,一切都充满阳光和憧憬。我幡然醒悟。在许许多多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中,她永远选择清澈澄明,永怀善心。在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下去,终将抵达幸福。
书香缭绕下的母亲,是益友,更是良师。那一本本书中藏着的,是乐园,更是课堂。它教给我成长的模样,接受所有的不如意,坚定善良纯真的心,然后在一切不如意中,找到幸福。它相伴了我的成长,它让我与世界握手言和。这样的课堂,让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