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关于古诗词的作文】
进入初中,背古诗词、议古诗词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并且还要学以致用。
在小的时候,我们背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千古流传的诗句,完全可以达到张口就来的程度,细细品味着李白的情感,它是作者在漫长旅途中所写下的,李白着重描写“静”这一字,表现了人在外游,深沉缠绵的思乡之情。
再大点儿,我就喜欢上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便开始找一些关于《三国演义》的古文。在我的脑海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写的这首诗非常有魅力,似乎可以把你带入这个已不存在的画面,写了三分天下,建立了超群盖世的功业,创造了天下闻名的八阵图。也提到了杜甫漂泊在外,歌颂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同时也点出了不可弥补的遗憾。
现在我就开始背诵《琵琶行》了,虽然这首诗很长,但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琵琶的喜爱,它还是一首歌,加上音调的上下起伏,使诗文更充满了活力。“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它还表现了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的感慨,使作品极为感人。
古诗词伴随我们成长,我们不仅要理解的古诗词,还应该用古诗词,因为看它可以让我们有一个理解力的池子,帮助我们进步!
【篇二:以品为话题】
品,品酒,品茶,我独爱品诗。
从未觉得,能有什么事比品一道诗更有文艺范。
还记得初读“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凉。多少大好男儿为国抛头颅,洒热血,又有几人能衣锦还乡呢?再品,却无当初的愤慨,品出的只有无尽的无奈,奔向明知必死的战场,又有多少人能有此勇气。纵使欢饮彻夜,又有何人有资格去嘲笑!三品,却对诗中的战士无多大兴趣,反而看到了站在诗外的一个个统治者们,为了自己的私欲,视人命为草芥的发动了一场场战争,这才是诗人所想表达出的情感吧!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憾失吞吴。”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我却对后两句情有独钟。诸葛亮,一代名士,以一己之力使本来只是个亭长的刘备成为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的帝王。只可惜最终只落得个北伐未成的下场,蜀国也随他的逝世而随之覆灭,遗憾啊,遗憾啊!这遗憾何时才能停止呢?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还记得老师挥舞着粉笔,异常严肃地告诉我们,这是一句非常难的赏析题,你们要记住抓字……我却觉得《红楼梦》中香菱赏析的最好,简简单单几句话,却将那场景说得跃然纸上,没有“生动形象”,没有什么“文学性”,但一样的具体,一样的形象。所以啊,品还得要用心。
品诗,品的不止是那短短几字的句子,更是一种生活,一段历史,一点令人无法忽视的情感。
品诗,就是品人生。
【篇三:我的媽媽】
我的妈妈像普天下所有的妈妈那样,希望我们有个快乐幸福的童年,她真的做到了。
我喜欢打乒乓球,她有空经常陪我去打球。去年寒假的一天,我们在体育中心打着乒乓球,正玩得火热时,一个叔叔拿着拍向我们走来,他说:“小朋友,你的球打得真好!”妈妈赶紧说:“大哥有空没,陪小鬼玩几把,我累了。”叔叔操起拍就上阵了,在一旁看妈妈得意的笑了,她其实
刘备,大乔,小乔,诸葛亮等等时。妈妈总会加一句,你知道他们的历史故事吗?然后妈妈就会就把我往史故上引。杜甫写的咏怀诸葛亮的《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还有曹操与孙权、刘备他们的错中关系。妈妈也是只是略知一二,她就让我在百度搜。然后我就懂了刘备向孙权借荆州,最初想有借无还,后被孙权操兵,最终多还了两个陵州的历实。
我的妈妈,也像别的妈妈一样,希望我们是一个乐于好学的小孩,但不同的是,我妈妈的总是在我们玩乐中不知不觉的给我们长知识。我真幸运,我有这样一个好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