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国家宝藏》观后感】
“国家宝藏”是一个讲述宝藏的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的节目,下面我就说一说吧!
“曾侯乙编钟”是发生在曾侯乙和楚惠王俩人身上的故事。楚惠王来到曾侯乙的房间,看到他正在给均钟木调音,就问:“你是不是在弹曲子啊?”
“不,是在调音。”曾侯乙说。
“本王知道你在调音,只想问一下这是什么乐器?”
“这是均钟木。”(解说:曾侯乙墓出土,普遍认为是古代为编钟校对音高的仪器,其功能相当于现在的音义和校音器。)
我觉得古时候的人们很伟大。比如说,乾隆时期的瓷母是怎样做出来的?温度、火候的控制要求极其严格,它的成功率只有千分之二。古时候没有温度计,他们是怎么严格控制温度的呢?所以说他们费了很大的功夫才能把十七种材料烧制出来。
古时候的人们就是伟大,没有他们,就没有这么美好的生活;没有他们,国家就不会如此富强。
我要好好地感谢他们,传承我国的文化精华。
【篇二:美丽的趵突泉】
趵突泉位于济南市中心,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不少文人墨客都游玩至此,吟诗作对。今天我们也要游趵突泉公园。
我们刚一进去就看见一个小池泉水,泉水哗哗的流着,水里的小鱼清晰可见。小鱼有花的、有黑、有白的、有红的,各种各样。后来我看了一下它的名字,原来叫漱玉泉。
在它旁边,有宋代著名诗人李清照的故居,里面全是李清照写的抗金诗词,这儿让我想起了课本中学过的李清照诗词《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看到这些我更加敬佩这位女诗人。
再往里走就是久闻大名的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四面八方,人山人海挤也挤不进去不进去。泉水清澈见底,同样也有很多五彩斑斓的小鱼。游客们争先恐后你争我抢的喂小鱼,酒足饭饱后小鱼回家了。池中间有三股不停冒水的泉眼,四周柳树成荫,很凉爽。
现在我给大家讲讲趵突泉名字的由来。“趵突”不仅字面古雅,而且音义兼顾。不仅以“趵突”形容泉水“跳跃”之状,奔腾不息之势;同时又以“趵突”摹拟泉水喷涌时“卜嘟”“卜嘟”之声,可谓绝妙绝佳。
这就是美丽的趵突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