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赋相关作文

【篇一:调查报告】

现在的社会更加发达了,听歌早已成为了同学们的家常便饭。于是,我在班级里调查了一下同学们听歌的情况。、

我设计了问卷,列出了歌曲的类别:流行歌曲、经典老歌、摇滚歌曲、伤感歌曲四类,经过一个星期的调查,终于有了发现,被调查的同学中喜欢流行歌曲的有14人,喜欢经典老歌有10人,喜欢摇滚歌曲有7人,喜欢伤感歌曲有9人。

继续调查,我发现同学们喜欢的理由各有不同,有14个人喜欢的理由是符合心情,有1个人喜欢的理由是歌手好看,有3个人喜欢其他的理由。大家意见不同,喜欢的歌也不同,《不想长大》、《水手》等都是他们常听的歌。

音乐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东西。早在我国的汉代就有了风靡当时的汉代乐府以及相应的乐府机构,那时候举国上下以诗歌、辞赋为歌词,并谱以曲调来吟唱。象诸如此类的乐章应该可以称之为当时的音乐吧。从上例我们可见出从古至今,音乐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当然也就不言而喻了。在人类科技不断进步、二大文明持续发展的当今社会,音乐更有了长足的发展,它愈发受人们所亲睐,今时今日的乐坛已不是汉代的乐府时代,它以日益标新立异的乐种和曲风,有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的乐手、以及飞速推陈出新的传播途径俘虏了几乎所有的人。音乐以不可阻挡之势,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而不同时代的歌曲又起着不同的社会功能。

我的调查报告就是这样,你的呢?

【篇二:种子发芽了】

阳光洒在我的书上,映得这泛黄纸张上的油墨字变得更引人入胜,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我的心中慢慢苏醒。

那还是我幼儿园的时候,刚刚开始习字。晚饭过后,母亲常常带我去阅读书籍,从一开始色彩斑斓的图画书,再逐渐到带着拼音的像仙境一样梦幻的童话,又变为有着玄妙情节的小说。那时的我,早已陷入文字的海洋里无法自拔,那乌黑的印刷体,就像是我最爱的甜美的糖果一样永远吃不腻,让我痴迷。从那时起,我稚嫩的心灵中,一粒种子便悄然埋下……

到了小学,我便开始了坐校车去上学的生活,而在这漆黄的校车里,我遇到了我的第一位“文字知己“。

她是一个文静的女孩,扎了一个细长的马尾辫,在校车上总是不吵不闹的,上了车,就捧起一本厚厚的诗词歌赋,轻轻地吟诵着。每当她读起书,她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念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时”时,就犹如一位伤感的女子,而念到“”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时,身旁的女孩语气又变换为一名悠闲自若的旅人。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读这些枯燥的诗词,会让她“性情大变”呢?回想自己,才恍然大悟,那时候我只懂得把有趣好玩的部分囫囵吞下,或只贪了个情节,却忽略了最重要的情感。身旁坐着这么一位书香味十足的同学,我的心里也若有若无地被她影响着,我原先只看故事的读书习惯,也被她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默默地学习着她,原本被我认为是枯燥的辞赋,现在看来也变得颇有魅力。不知不觉间,这颗种子吸取着养分。焕发着生机……

时间缓缓流过,我们也熟络起来。在拥挤的车厢里,你可以看到两个女孩挤在小小的座位里,朝阳的光芒从窗帘缝中贪婪地蔓延出来,落在她们的背上。有时,你能看到她们再为一首动人的诗词而感到陶醉;有时,你可以看到她们在为确认一首诗词所要表达的情感而争执着;有时,你也可能看到她们蜷在靠背上,怀里抱着有些磨损泛黄的辞赋……渐渐地,这颗种子萌发新芽,肉弱却坚定……

渺小,却坚韧,闪耀着金色光辉的文学的种子,在我心中苏醒着,柔弱的嫩芽坚定地破土而出。这一株新生的幼苗,将在文字的沃土里,接受着知识的浇灌与洗礼,情感的照耀与温暖。未来,这一株新生的幼苗,必将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参天而上!

【篇三:你听多美】

贝多芬的乐曲,你听,多美,可他的悲伤,你懂么?屈原的辞赋,你听,多美,可他的无奈,你懂么?

——题记

丝丝的旋律,乘着清冷的月光,飘进了房间。满室的和谐动听,旋律轻柔婉转,似在歌诉。歌诉作者此时悠闲的心情,可随着旋律的前进,我渐渐看到了一幅清丽的海上映月图。

大海本是碧蓝色的,凉白色的月光洒下,给大海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白色,仿佛像是沉睡了许久的姑娘悠悠醒转,美丽动人的样子。噢,是贝多芬的《月光曲》啊。

这种旋律一响起,我竟也睡不着了,拉开窗帘,任凭屋外的月光洒满房间。往下看去,依稀能看见一个弹钢琴的人。他背对着我,面对月光,一时有感而发,弹出了《月光曲》。

画面一转,他又坐在舞台上,修长白皙的双手在黑白琴键上跳跃,旋转。面上仍镇定自若,还带有微微的笑意。旋律响起,台下的人恍如置身于大海边,和我一样,看到了那幅海上映月图。曲毕,他起身鞠躬,台下掌声如雷。

可,纵然是雷鸣般的掌声,他听不见,可怎么办呢?

房间里《月光曲》的旋律依旧未停,然而此时,我却听出了一种淡淡的悲伤。

在莱茵河畔,贝多芬的悲伤在徜徉,小木船,被遗忘,剩下黯淡的月光。

那时的他,双耳失聪,情场失意。《月光曲》听似悠闲的小调,让人联想起大海上的月光。可是越到后面,越迸发出激烈的情感,犹如大海上汹涌的波涛。他的悲伤,止也止不住了,倾泻而出。

之前的日子,明明那么美好,他那么幸福,那么健康。却终究,都逝去了。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清朗的声音,还带着刚刚被《月光曲》洗涤过的那份幽静,慢慢的,读起了《橘颂》。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灵均的辞赋,时隔千年,还是这么地孤芳自赏。无人懂他,他就自娱自乐,《九歌》《九章》《天问》,相继出世。无多久,震惊中华的长篇辞赋《离骚》终于完结。

行走于汨罗江畔,清越的水声传回灵均千古的呼唤:“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千古一跃,耳边阵阵的风声,仿佛是在挽留他。他冷冷一笑,不再犹豫。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多美的人。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多美的诗。

再美的人,也总有消逝的那天。

《月光曲》再次响起,我微笑,在日志上打下四个字:你听,多美。

多美……美到让人陶醉。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