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龙泉污水处理厂之行】
10月25日上午,风和日丽。清水塘学校三年级6个班的小记者们一起参观了株洲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总部--龙泉污水水处理厂。
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了环境优美的污水处理厂参观这里的三期工程。讲解员向前来参观的小记者们讲解了整个污水处理的过程,让我对污水处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原来,污水处理要分三道工序。第一步,先把每天的污水集中起来,从进水口进入粗格栅过滤,把一些大的脏东西分离出来。第二道工序,水进入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把一些细小的棉纱及小垃圾过滤出来。第三步,生化池净化。黑黑的生化池池水深6、5米,有很多的气泡冒出来,那是微生物在吃脏东西。接下来是“膜式分离”。讲解员告诉我们,膜架必须依靠各种各样的微生物来处理污水,不同的地段有不同的微生物,不同的微生物作用也不同。但总的来说,微生物是处理污水的一个重要“法宝”。当然,污水的处理还少不了药剂和鼓风机来帮忙哦!当我们参观到最后一个池子时,大家都惊叹不已:刚刚还是黑黑的污水,怎么就变得这样清澈了呢?只不过空气中还留着一种怪怪的味道。
讲解员叔叔还告诉我们:这些处理后的清水还是不能饮用的。它主要有三个作用:一是景观用水,比如东湖公园的水就来源于这里。二是工业用的冷却水。三是改善河道水质。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了解到了污水的处理和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在回家的路上,我暗暗下定决心:今后要更加注意环保,不能乱丢垃圾,也要节约用水。我还要告诉我的家人、朋友和所有我认识的人,请保护环境,爱护水资源!
【篇二:污水处理厂之行】
今天,老师带着我们去污水处理厂参观。
一路上,我们时不时捡垃圾,时不时手舞足蹈地干这干那。
经过30分钟的步行,我们终于到达了污水处理厂。
首先,我们来到进水口,进水口里面的垃圾堆积如山,有球,有剩了的饭菜……水还很臭,大家不得不捂住鼻子。
然后我们来到了氧化池,氧化池里虽然没有垃圾,还有小型漩涡,臭味也更浓了。
忽然,我看见一些黑色浪花,在一个大池子里番涌而上,好像波涛汹涌的巨浪。
再往前看,那里有着水天一色的水,有干净、纯净的水,不过陈叔叔说:“那里的水虽然干净,但里面仍然有零星星的小碎渣子。”
那些水经过精密滤池的精密过滤,和紫外线消毒就可以排放至涟水河了。
今天的收获真大呀!
【篇三:你知道西湖有洞吗】
美丽的西湖,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古的时候,玉龙和金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把一块玉石打磨成了一颗闪闪发亮的珠子,有一天珠子从天上掉下来,就成了现在的西湖。
你可知道,西湖水底有15个洞,直白地说,西湖水共有底六个进出口和九个出水口。这个15个进出水口是2002年12月启动建设,2003年9月10日正式运行使用的。六个出水口分别在是:毛家埠2个,乌龟汤,浴鸪湾,小南湖,莲花峰。九个出水口分别在:柳浪闻莺,涌金门,佣金闸,大华饭店,一公园,五公园,盛塘闸,北里湖,岳湖。15个进出口实现了西湖水的换水。
以前,西湖是一个封闭型的浅水湖,天然水源不够丰沛,出现了死水区,内湖据说就是由于泥沙堆积而形成的,西湖水量不足,自净能力也差了,也容易形成臭水,危机各类水生物。多亏有了这些出入水口,现在有了这15个进出口后,西湖的水流动起来了,能见度也高了,浑浊的死水变成了清澈绿波,能见度可达120厘米。
这15个出入水口真是功不可没!那么进水口的水哪里来呢?出水口又去哪儿?原来为了西湖水建有玉皇山和赤山埠预处理两个场,通过饮水泵将40万立方米的钱塘江水送到场内,进行絮凝、沉淀,降磷降氮等处理,提高水质后,才流进西湖。9个出水口又多余的湖水分别下泄到市区各河道。这样一圈下来,整个西湖就像是彻底“清肠洗肺”了一样,按西湖库容量计算,相当于一个月换一次西湖水。
西湖的水不是一般的水,管理好西湖水,原来是一个多么宏大的工程。可是有些人还会往西湖里扔袋子、瓶子、等垃圾,在西湖里洗脚,游泳,甚至有报道往西湖里扔共享单车的,这些污染水源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应该制止。读懂西湖水,共护西湖美,我们要让西湖变得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