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八年级作文】
眼前的风景一点点消逝,耳旁的声响一点点淡忘。是什么磨灭了他们的淡影……
记忆的帘幕拉开,时间的片段从七年前开始……
草木,小池,窄路。
7年前的那一秋,是五岁的时候,阳光清澈而又温和,透过矮矮的老房,穿过树叶的阻挡,所有的光束集成一线,直射在凹凸不平的小路上。枝头的鸟儿演奏着晨曲,声音很小却非常清晰。小路上只有三轮车破旧所发出的'咯吱声。远处矮房后的鱼塘上形成一串柔和的光点,闪耀而不刺眼。气氛祥和以至于我始终未发现爸爸要把我送进小学的“阴谋”。
铁杆,小池,窄路。
小时候,总呆望着楼下同龄的小孩聚在树下挖蚯蚓,直到手中的铅笔滑落下来时才反应过来自己在写作业,想着有一天也可以像他们一样和自己的伙伴一起追逐玩耍。两年过去了,我终于有了一个要好的朋友。然而那棵树早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高高的铁杆,铁杆上涂着深黑色的油漆,怎么看都不自然。看着这抹去我童年记忆的铁杆,总是忍不住想一脚把他踢成北偏东45度。
铁杆,工地,窄路。
一年后,依然在为大树的消失而伤感的我,又一次跑到楼顶发泄情绪,捡起地上的石子,闭左眼,身体后倾30度,瞄准……迟钝的我总算是发现了不对劲,那个鱼塘什么时候建起了房屋?我气愤地将石子一把砸在地上,除了这个,我什么也不能做。
铁杆,工地,大道。
去年,就在我小学毕业的时候,小路上忽然竖起了一道道“蓝屏”,里面还成天发出机器的轰鸣声,吵得我不得安宁。一年内,我不知道这里面在酝酿着什么阴谋,直到今年夏,“蓝屏”拆去了,露出的是乌黑的道路。我埋怨着,埋怨着它连我的最后一点回忆都要掠夺。
从此,我的耳旁不再有清脆的鸟鸣声,取而代之的是机器和车辆的轰鸣声;我的眼前不再有恬静的水塘,取而代之的是高大的楼房和宽敞的柏油路。
记忆的帘布闭合。我依然怀恋着:
草木,小池,窄路。
【篇二:宽窄之间】
有人倾心于阳关大道的笔直平坦,而嫌弃独木小桥的逼仄难行;自然也有人钟情于独木窄桥的惊险刺激,而难忍阳关坦途的索然无味。其实,宽窄之间,滋味万千,变化莫测。
对于古者,仕途当然是那世间唯一的最宽坦的大道,它通向权力、名气和财富。无数的人踏上此途,汲汲一生,终淹没于人的河流之中。然而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清点行装,或一人一鹿,仗剑天涯,或携家带眷,归隐山林,也或自摇小舟,纵横江湖。他们踏上了鲜有足迹的荒芜小路,却正昂首阔步在广袤雄奇的历史大道之上。
李白身骑白鹿,腰悬酒壶,在那条只有他一个人的山路上踽踽独行,天地万物任他呼,自然美景随他览。在他心里,窄道自有窄道的清闲潇洒;陶渊明晨起理田园,戴月荷锄归,在那条只有他们这一家子的林间小道上且行且歌,山气云霞也不过是他家中饰物,飞鸟珍禽亦只是一般宠物罢了。在他心里,窄道自有窄道的自由畅快;苏轼轻摇小橹,泛舟赤壁矶,在那条只有他与月的江上航道上揽月抒怀,携飞仙以遨游,极宇宙之无穷。在他心里,窄道自有窄道的释然豁达。
其实,宽道看着虽宽,踏的人多了也就愈发逼挤,成了窄道;窄道走着虽窄,却会因心的自由而任行天地。自然,拥堵或是畅行都在行者心中,我们不是他们,个中滋味,殊难确察。
之于今人,做官已不再是最佳的选择,经商、治学皆有其大道存在。在如今这个“条条大道通成功”的时代,宽道随处可见,那么此时最可贵的就是仍然有人选择“幽径”通向成功。
当其他人都在拼命向着出国这条康庄大道上狂奔的时候,钱学森沿小路毅然回国,原子弹在中国从无到有的生产出来;当其他手机制造商都躺在键盘机的营利大道上沾沾自喜的时候,乔布斯另辟蹊径,智能触屏机风靡全球;当其他人挤破头踏上通向城市的柏油大路时,梭罗穿越密林,创造了瓦尔登湖的美丽童话……
你看,如今的大路固然更宽阔好走了,但小路也愈发充满了传奇励志色彩。有才能的人走在宽路的前端,于是道路越来越宽,成功的路子越来越广阔;有才华的人走在窄路的途中,披荆斩棘,于是一条新的道路眼看就要形成,就要变宽壮大。
我是否可以这样说,宽路在最开始的时候也不过是一条窄路罢了,走的人多了,窄路便成了宽路,开发窄路的人无穷无尽呵,拓宽道路的使命无始无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