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蟋蟀】
蟋蟀是一种很好斗的昆虫,黄褐色至黑褐色。头圆,胸宽,有咀嚼式口器,上颚发达,喜欢咬斗。前足的胫节上有敏感的听器,而后足发达,适于跳跃;前翅是革质的,而后翅是膜质的,用于飞行。它还有着一对比身体还要长的触角。
蟋蟀吃些什么呢?蟋蟀是杂食性动物,各种作物、树苗、菜果都可以成为它的食物。蟋蟀是靠口中的大刀牙来咀嚼的。
蟋蟀是一种“不完全变态昆虫”,和许多昆虫一样,都是由卵开始成长的。幼虫和成虫的模样差不多,但是块头很小,并没有翅膀,身体是白色的。经过多次脱皮,它的颜色也会逐渐变深,最后长成了成虫。
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斗蟋蟀,但有没有人想过,蟋蟀为什么好斗呢?这是因为蟋蟀生性孤僻,一般情况下都是独立生活,绝不允许和别的蟋蟀生活在一起。因此它们彼此之间不能容忍,一旦碰到一起,就会咬斗起来。
一到夏末初秋,蟋蟀就会唱起歌来。其实,唱歌的蟋蟀都是一些雄蟋蟀,这些时间蟋蟀求偶的时间,所以这是一种吸引雌蟋蟀的方式。
蟋蟀又是怎么发出声音的呢?在蟋蟀的前部基翅的一条斜翅脉上,排列着数十个小锯齿,称为“刮片”。在刮片的下方呢,是一条较硬的翅边,我们称之为“摩擦脉”。在摩擦脉和刮片的边上,有个环形区域,叫作“发音境”。
现在来说说蟋蟀是怎么发声的:首先,把右边的覆翅盖于左边覆翅之上。将覆翅在背后高举,与背呈45o角。接着,收缩胸肌牵动两翅,使两翅不断向两边张开再闭合。最后,以左边覆翅上的刮片摩擦右边的摩擦脉,同时,用左边覆翅上的刮片摩擦右边的摩擦脉。利用摩擦使覆翅上的发音镜产生震动,从而发出清脆的鸣声。这就是蟋蟀发出声音的总个过程。
【篇二:共享时代】
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随着祖国渐渐地飞黄腾达,越来越多的新样物品出现在我们身边,而这些日新月异的东西也的确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出门想骑单车却不知停在何方?OFO帮你解决;出门忘带钱包了怎么办?支付宝一键付款;不想烧饭却又不想出门,外卖随叫随到。诸如此类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但是它们是真的有益无害吗?电视里播放的电话诈骗、黑客入侵、售卖隐私等情况,你是否见到过?在你的身边有没有人受害?显然,这类物品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有人在利用它们去危害百姓。
现在,越来越多的共享资源出现在我们身边,共享单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就能借到车,堪称逛菜场逛超市逛公园必备神器。可是最近,我发现有好几辆转轮锁的OFO小黄车的二维码被人为刮掉了,而智能锁的二维码却完好无损。看来有人为了一己私利,把大家的公共资源给破坏了。
这天放学回家,我远远地看见一个叔叔骑着一辆OFO停在我家隔壁一栋楼前。他停好车,低头把密码搅乱后,用门禁卡开了门,看到这一幕我没有多想,便转头继续自顾自走了。可过了大约一分钟我竟又看见他了,与之前不同的是,他没有那么光明正大的感觉了,有点遮遮掩掩,时不时看向周围,神情紧张,更重要的是他手中竟然多了一个刮片。不用多想,他肯定是来刮二维码的,想到这里我停下脚步,准备抓个现行。
果然,他在之前那辆单车旁边停了下来,半蹲着身子,鬼鬼祟祟地看不出来在干嘛。我最痛恨的就是这种人,便向他走过去(我承认我这样做有点可笑)
“先生,这是共享单车,不是您的私人财物”。
“小屁孩懂个屁,走开走开”。他一脸的不耐烦。
呵,第一次见到如此理直气壮的,我想。
在愤怒的驱使下我继续与他理论,可最后他竟装模作样的踢了我一脚。
理论不过就要拳脚相向?我打不过他,于是假装离去。
“喂,是客服吗?我要举报……”我拨通了客服电话。
过了一会儿便有人来了,我向他说明了情况后转身离开。
至于那个人最后到底怎么样,我也不清楚。
但愿在这个共享时代里能少些这样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