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制相关作文

【篇一:木语心愿】

一日清晨,我早早地到学校做值日。阳光平静地洒满整个楼道,时间还早,我享受着清扫完的楼道里少有的安静,忽然,楼道尽头的一张木桌吸引了我的目光。它黯然缩在角落里,凹凸不平的桌面和手工制作的桌角显得十分拙朴,与教室里整整齐齐,闪耀着光芒的钢制桌子格格不入,却又那么与众不同。

我走上前去,轻轻抚摸那张老旧的木桌。它用手工制成,几颗钉子蹿出桌面,不知去向。用手一摇,木桌嘎吱嘎吱地唱起歌来,仿佛在诉说他承载太多的往事。是呀,看看它的桌面吧,原先刷上的土黄色油漆早已脱落,西一块东一块地留下斑驳的痕迹。如同旅游胜地“到此一游”的印记一般,先前的主人在这张桌子上,或用钢笔,或用小刀留下了他们的印记。

摸着这张木桌,我的思绪回到了无忧无虑的小学时代,记起了那时做工简朴而略显笨拙的木制课桌。从第一天走进校门时,我就开始了与木桌朝夕相处的绵长岁月。那些木桌经过了长年使用,并不结实。手工削成的木腿略有不齐,却给人一种安全感。

在我看来,木桌永远是厚重的,让人感到树木潜滋暗长的生命;木桌永远是宽大的,我一年年长大,可木桌总能把我给恰到好处地放在自己的怀中;木桌永远是温柔的,撞在木桌的棱角上它都会柔软地保护我们,不让我们感到疼痛;木桌也永远是精致的,木匠一刀一刀雕刻出来,慢条斯理地安装好,它才从容地迈上生命的征途。

在快速、高效的信息化的今天,木桌显得老旧了,仿佛一个行动迟缓的老人,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一批漂亮,坚硬的钢制桌子代替了它,我们也很快的遗忘了那嘎吱作响的老木桌。只是,当我们偶然撞在桌角上,传来钻心的痛时,我们会怀念那木桌,它温柔地收起锋芒,呵护着我们,当我们抱怨着桌子越来越小时,我们会怀念那宽大的木桌,它永远能把我们恰到好处地放在自己的怀抱中。木桌一定是一位敦厚而慈祥的老人吧,不然我怎么总会在学习疲惫时感到它无声的支撑?木桌一定把时光的芬芳吸收到自己体内了吧,不然我怎么总会在伏案书写时闻得一阵神秘的芳香?

凝望着木桌,阳光照在它憔悴的身躯上,我仿佛听见一声叹息。那些温暖、精致的手工制品,积淀了过去那安恬,闲适的时代。那些由匠人一斧一刀制成的木桌,一定也注入了他们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期盼与心愿吧。那些曾经给我们带来感动的物、人、情是否已经被我们遗忘了呢?那些富有人情味儿的物品值得我们珍惜,那些给我们带来温暖和感动的人,更值得我们铭记。

【篇二:钱眼里头看世界——《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

钱不是万能的,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英国作家狄更斯笔下创造出许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大卫科波菲尔》是他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很形象地体现了金钱的罪恶。阴险小人希普因为钱而让大卫的姨婆破产,还企图占有维克菲律师的产业,最终得到惩罚。史蒂尔福斯的母亲以为自己有钱就了不起,只想补贴几个钱给艾米莉的舅舅,为她儿子犯的错事赎罪。

天真无邪的大卫,处在这种环境里,也时时经受着考验。“来人正是摩德斯通小姐。她随身带的两个又黑又硬的箱子的盖子上,用很硬的铜钉钉出她姓名的字头。付车钱时她从一个硬的钢制钱包里取出钱,那钱包牢牢地放在一个用粗链子挂在胳膊的手提包里。”继父请他的姐姐来管家时,大卫看到她来时带来的箱子和她那只钢制钱包,每次开关时她的钢制钱包都能听见咔嗒一声,像是狠狠的咬谁一口。可见,金钱已变作魔鬼,把摩德斯通小姐也异化成一个怪兽。在这样的家庭,早已失去了亲情和伦理。幸好,纯洁的大卫还能冷眼相看。

在大卫离开家,来到萨伦学校后,“金钱”这一恶魔仍时时与他相伴。在小说第六章提到,学校里有个同学的父亲是煤商,他上学是为了抵债,因此这位同学被称为“汇票或交换物”。还有,在第十三章里提到,狄克先生把表放在裤袋里,钱放在衣袋里,他总“弄得钱哗啦哗啦地响,为此颇为得意”。金钱真的是无孔不入。如果逃不出它的魔掌,所有人性的光辉都将消失。

然而,可怕的是,这并不仅存于一百多年前狄更斯时代的英国,它的幽灵还时时出现在我们的四周。就在上个月,一个“天价捞尸”的新闻轰动网络。那是10月24日,在荆州宝塔河江段江滩上的两名小男孩,不慎滑入江中。长江大学的十几名男女学生发现险情后,他们不会游泳,就手拉手搭成人梯去救那两个小孩。后来由于人梯断裂,虽然小孩被救了上来,但有三位大学生却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这时,一个打捞公司的船来了,要先付三万六现金才打捞这三位英雄。当学校师生还欠一万二没能付出时,他们竟用绳索把第三具尸体拴在船上要挟。当我在网上看到现场拍摄的照片时,一股难以抑制的悲愤之情从心底涌起,金钱,它腐蚀了多少人的心灵啊。

如果不是真实的照片放在那儿,我想,谁都不会相信这个现实。为了钱,我们的国人竟会做出这样无耻的事来。然而,现实有时就是这么残酷。有些人为了自己的私利,什么事情干不出来呢:拐卖儿童、贪污受贿、抢劫绑架,还有黑煤窑砖窑。钱就像是恶魔,使人心智迷失。

当然,以上现像在我们国家仅是个别。我很庆幸,我有一个和睦的家庭,相邻的都是纯朴的乡亲。在学校,还有那么多纯真的同学。更令人欣慰的是,同样的十月,听说上杭紫金矿业的第二大股东陈发树捐出了价值83亿元的股票,成立慈善基金会,用于扶持教育事业和弱势群体。这是我们福建,更是我们龙岩的骄傲。金钱,在这里闪现在耀眼的光芒。

我们才刚刚上高一,往后的日子还很长。我们一定不能做金钱的奴隶,而要做金钱的主人。创造财富,并利用所得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金钱,是魔鬼,其实它有时又是天使,只在你我的一念之间吧。这,就是《大卫·科波菲尔》给我的启示之一吧。(此文获县读书心得征文比赛三等奖,指导王良武)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