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关于幸福】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很幸福的。
有的人认为幸福就是听到美妙的歌声;有的人认为幸福就是期末成绩100分;有的人认为幸福就是妈妈为自己买了一件小裙子,而我认为幸福就是点点滴滴的小确幸。
每天早晨醒来的时候,看到桌子上香喷喷的饭菜,妈妈温柔地对我说:“乖宝宝,快吃吧。”这一刻,我很幸福。
当我去超市的时候,看着货架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糖果,我的眼睛都放光了。我买了一堆糖果,迫不及待地把糖果放到嘴里,脸上露出了满足的喜悦。这一刻,我很幸福。
在弹奏一曲难度较高的钢琴曲的时候,有一小节一直卡壳,弹得我几乎要放弃。我屏息凝神,仔细看谱子,又小心翼翼地弹了一遍,没想到竟然没有弹错,我开心得快要蹦起来了。这一刻,我很幸福。
当我因为做不出数学题而烦恼的时候,老师似乎看到了我的心事,于是到我座位边轻声为我讲题。这一刻,我很幸福。
当我在思念一个人的时候,刚好那个人给我打电话。我激动地拿起电话,告诉他:“我正在想你呢。”这一刻,我很幸福。
我在电视上看到,汶川大地震的时候有很多解放军叔叔去救援,我的心里暖暖的,我们一直被解放军叔叔守护着。这一刻,我很幸福。
如果一个人到外面去寻找幸福,那么他找到的就不是幸福,而是存在感,并且会很快消失殆尽的;相反,如果一个人向自己内心去寻找幸福,那么,他会得到一股源源不断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就是幸福。而且这份幸福感会一直伴随着他——简而言之,接纳自己;爱自己,做生活意义的定义者,而不是追逐者,你就是幸福的!
【篇二:“人工”智能】
信息时代已经来临,信息的更替以及数码产品的研发也有如“长江后浪推前浪”般迅速,人们的生活也逐渐离不开科技发展,离不开人工智能,这不禁会引起我们的反思。苹果总裁库克曾经在一个新品发布会上表明他担心人心最后会由于人工智能的普遍而变得像机器一样冰冷,担心人工智能的人性化正在加速促进着人类的机械化,最终人们会失去价值观和同情心……
我觉得库克的担心不无道理,我们首先要清楚,人工智能是什么?我认为人工智能是一种给机器定义公式,并由其实行以达到模拟或扩展人类智能高新的技术。人们马不停蹄地加速着科技的发展,以便它能作用于人工智能。同时也能看出,人工智能在科技界属于尖端的技术。在这门技术中,人类是定义者,而机器是实行者,所以人类总是超前于人工智能一小步。而这小小的一步,我认为会成为人类意识到对于人工智能的过于依赖时,及时回头的重要一步。
前段时间,多名全国围棋大师向阿尔法狗开战,可是都以失败告终。阿尔法狗是人工智能的产物,它的胜利也表示着人工智能在某些层面上的胜利。还比如说,著名科幻小说《三体》的作者刘慈欣曾在书中提到过一支被“思想钢印”的军队。他们的脑子里被印刻着“人类必胜”的观念。最终却因一个负号全盘皆崩,功亏一篑。
阿尔法狗的事例体现了人类在思维的缜密性和计算力上比不过人工智能。而在那支军队里,人类自己同时扮演着定义者和实行者的角色,这已超越了人工智能的范畴,却是在用着人工智能的技术,最后的结局体现了人工智能的不容错误性。
这些都是人工智能的特征,它们不应该出现在人类的思想中。一个人的思维如果极其缜密,那么他势必要浪费掉许许多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现实发生的情况只会是其中的一种,剩下的想法都显得多余且无用,有时甚至还会对选择造成反面的影响。另外,如果不允许一个人犯错也就是阻碍了一个人的进步。我们在一次次失败中成长,没有了失败,何谈成长?
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这个平台、这种技术来达成我们想要的效果,而不是过度的依赖于它。这种优秀的工具应该被用来促进人类对自己的探索,而不是止步不前,停滞于此。
从结果的角度来看,我认为人们逐渐失去价值观和同情心的原因在于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人们过于依赖人工智能的高效与便利。同时也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需求的必然产物。即使没有了人工智能这样高效的工具,也势必会有另一种可以代替人工智能的工具出现。所以,我们既要感谢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也要意识到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危机;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和创新,秉持探索的精神,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事物,让人工智能更好的为人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