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久违的美好】
当秋风吹皱湖面的最后一圈涟漪,当晚霞收回天边最后一抹余晖,当身处城市喧嚣纷扰之中的生活时,我怅然的目光再次定格。去看,布展开的一刹;去听,墨晕开的一秒;去感受,那久违的美好。
泱泱盛夏,置身云南大理。一座白族民居,一座古榭亭台,一方宽敞的院落,一口硕大的缸。那曼妙的身姿穿梭期间,留传世世代代。在古染缬中开出一朵朵奇葩,你便是——扎染。
伴着幽幽的草木香,一位白族姑娘捧着白布,走上前来。她那灵巧的手指将白布用木夹和细线缠成固定的形状,轻轻将其投入藏蓝色的水中,又缓缓摇晃。半个小时后将其取出并挂在高高的木架上,等风儿覆盖了他们柔软的身躯,小姑娘又将其取下继续浸染,如此反复。
闭上眼,身依大树,用心去享受久违的美好。我仿佛听到了墨一样的浓稠在白布上晕开的声音,窸窸窣窣。它们肆意的在白布上奔腾着、舞动着。"嘀嗒、嘀嗒、…",悦耳的脆响在耳畔响起,我仿佛看到了晶莹的水珠从翻飞的染布上飘然滑落,滴在青石板上又迸溅而出,亮晶晶的鼻尖钻进了天然草木被酿晒后独有的香气,沁人心脾,却不浓烈。头顶的阳光穿过繁茂的树叶,几缕洒在身上,暖而不燥,全身放松下来,用心去享受这久违的美好。
"因为工艺复杂,手工扎染早已被工业化的生产所取代,可那工业印染怎么能和古老的手工艺品相比呢?"张眼,发现她一脸坚毅地拿着印好的成品迎风而立,我的心微微颤动。千百年来,手艺人用手中的针与线将古老的中华文化代代传承,让其熠熠生辉,发扬光大。
旅途归来,脑中依旧浮现出那久违的美好。
我愿静享那份独属于我与扎染的回忆。
我愿在梦里梦外静听墨晕开的那一秒。
我愿置身于那久违的美好。
【篇二:美好的回忆】
家中的墙壁上,有些许木夹,看似普通的它夹住许多美好的回忆。
第一次在超市见面,我觉得它简约大方,便欣然买下了,到家后我便兴奋地把它们夹住照片放在墙壁中晃悠的绳子上。时间长了,我不在意这些普通的木夹,而欣赏起那些精彩瞬间的照片。
渐渐的,木夹多了,照片也多了。在那满满当当的绳子上,我想摘掉木夹,但又被这想法为之一震:第一次见面时,质朴与美观,如今多多少少留下了一道道岁月的痕迹。我总认为这不起眼的木夹,实在是太碌事了。但细细想来,这些美丽的回忆不是他们默默无闻的守候?它们就像一位老人细心,尽心地守护着呢。
它们把最吸引人的位置让给了别人,自己不在意他人言语,为照片提供了一个安心的家,不是吗?想着想着,摘掉木夹的手放下了。是的,我不能让这样一位功臣就这样被剥夺他所奉献的一切。反倒是我,应该好好谢谢它为这墙壁,这客厅增加了那样的绚丽。
后来木夹们退休了,他们把力都用尽了。原来这片墙上的绳子换了,夹子换了,换成一群“年轻的姑娘们”充满生命活力,但曾有的光彩暗了。
木夹们被我小心地放在书柜的第二层,每次抬头望见时,那原木色看着真让人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