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华相关作文

【篇一:缅怀先烈】

郁达夫是我国著名的作家,也是抗日烈士,这是众所悉知的,但是郁达夫的大哥—郁华也是抗日烈士,这又有多少人知道呢!那天是4月1日,我们郁达夫文学院组织了一些同学参加祭先烈活动。

那天早上,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们在鹳山公园—郁达夫故居前集合了。我大概是来的最晚的,所以前面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也不知道。刚到那儿,就看见一群人围在一张长石凳上,我挤了进去一看,哦,原来是在做花,不过不是真花,是用餐巾纸加铁丝制作而成的,我照着阿姨的做法也做了一朵。

过了一小会儿,活动开始了,我们排成四列,老师发给我们每人一张习题纸和一张誓词。郁达夫文学院院长让我们宣布誓词。接着,院长给我们讲述了郁达夫的生平故事——皮鞋风波:郁达夫考上一所名校后,学习还是特别好。有一天回家,郁达夫向妈妈要一双皮鞋穿,妈妈告诉他,家里没有皮鞋,但可以去买一双,小郁达夫失望的心情突然开朗起来,连蹦带跳的跟着妈妈出去了。这几天郁达夫跟着妈妈在街上来来回回跑了十来趟,却从没有一个人愿意卖给他们母子皮鞋,眼看着小郁达夫一天天失落下去,妈妈准备变卖家里的衣服,来给郁达夫买皮鞋穿,郁达夫一见这情形,立马拖住妈妈,大声说:“妈妈!别去了,我不要穿皮鞋了!”从此以后,郁达夫特别讨厌有钱人。

然后,我们又进了郁达夫的故居,它还是完好无损的保存着当时抗日的模样,只是加了少许现代科技,旁边有专家讲解……因为郁华的遗址也在鹳山公园,所以我们离开了故居又来到郁华的遗址前,它旁边立了一块石碑,我看不太懂。在双烈亭里,我们寂静的寞哀了一分钟,这一分钟里,仿佛世界都静止了,都在为这一刻准备着。接着我们绕着石碑走了一圈并放上先前制作的小白花,就退场了……

最后,迎来了我们最后一个活动—写诗,由于我不会写诗,只能去看别人的作品,来模仿一下……大概十五分钟过后,老师念了几首写得好的诗。

望着富春江畔,走在回家的路上,陷入在沉思中……

【篇二:缅怀郁达夫】

这一天是一个沉痛的日子——1945年9月17日。那一天,郁达夫先生惨遭日本宪兵杀害,这是多么可恨啊!都达夫先生是我们富阳的骄傲,他是一个作家,更是一个革命烈士。其文学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过去》、《迟桂花》等,是我们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殊。

不久前,我就参加了“缅怀郁达夫”的活动。

那天上午,我早早就到了郁达夫公园等着。来到郁达夫的故居前,不禁感叹道:“好啊,这么一座小小的木楼里,竟出了个郁达夫,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叹罢,我坐在一块

石头上,闻着花香,看着小草,沉醉在阳光的抚模里,静静等待着大部队的到来。

许久,大部队来了。一个老师在遮阳棚底下坐毕,拿出了一些餐巾纸和铁丝,把我们叫了过去,道:“看,待会儿我们会为祭拜郁达夫做手工白花,这些是材料,你们先看我做示范,等会儿再由你们自己做。”说罢,老师麻利地用餐巾纸和铁丝扎好了一朵白花:“喏,就是这样。”看罢,我也开始扎起了白花,可没那么熟练,扎得很难看,最后还是在同学蒋语恬的帮助下才做成了一朵像样的白花。

扎罢,我们上路了。踏着灰色的砖,踩着棕黄的泥,我们来到了都达夫的兄弟——郁华的衣冠冢。郁华是郁达夫的兄弟,也是一名著名的爱国法官、法学家,曾因为了执法而受到日为特务附着子弹的恐吓信,但他坚贞不屈地无视了这些恐吓信,最后惨遭汪伪特务的暗杀。这真是一场悲剧,我怀着悲痛的心看着郁华的衣冠冢:这是一片不大的空地,铺满着年代久远的灰石砖,空地的中央是一个用石围栏围起来的长方形小花园,长约4米,宽约有2米,里面种满了花花草草,还有许多未经修理的杂草。“小花园”的前方是郁华的衣冠衣冠冢,长约1。5米,宽约0。5米。听介绍的老师说,这里面装着一件沾满鲜血的衣服,这就是郁华的衣服。沉默着,我们一个个轮流走到小花园的围栏前弯腰放下了白花,沉默着走回了一旁,静静地看着它。

哀罢,我们继续向前走去。走着,我们来到了“双烈亭”。这个亭子比一般的亭子稍大,半面有靠椅,另半面则是郁达夫和郁华的纪念碑,差不多是一个伞面大小,上面刻着郁达夫、郁华的画像和简介。“默哀一分钟。”孙校长严肃地说道。于是,我们纷纷低下了头,开始在心中默哀。

哀罢,我们来到了一处平台上听着老师讲故事,跳望着远方,写下了一首首优美的诗,诗歌里,我们结束了这次旅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