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快乐学习学习快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开一本书,朴实的纸页,简单的矩形纸张,白底黑字,溢出油墨的香。回首学习的日子,充实,多彩,快乐。一路走来,书香一直跟随我左右。那行云流水的诗句,雨花缤纷的意境让我着迷;那活泼生动的数字符号,激情四射的背景令我陶醉;那金戈铁马的战场,英雄辈出的历史让我神往……览遍语数外,看尽史地政,是他们令我快乐的学习。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此话果真不假。快乐读书,使我内心从贫瘠变得丰富,从喧嚣走向了平静。当读到瑰丽的上古神语,优美的先秦散文,隽永的唐诗,飘逸的宋词,灵秀的元曲以及一些杰出的明清小说,身心为之舒展,心情为之愉悦。读之感人美好处也情不自禁潸然泪下,掩面而泣……也许这就是快乐学习的妙处吧。
快乐学习,在快乐学习中领悟先秦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在快乐学习中体味霸王“骓不利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血泪;在快乐学习中学习嵇康一首萧瑟的《广陵散》;在快乐学习中仰慕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不羁……历史的长河滚滚流去,却掩不住一个个真正的英雄。在快乐中学习,学习那些历史英雄的志存高远。
有人说学习很乏味,我们正在永久性地被束缚在学习的囚笼之中。那么我就站出来驳倒他的观点,因为我学习很快乐。我时常陶醉于唐诗宋词的典雅,数学殿堂的奥秘;时常徜徉于地质地理的海洋,峥嵘历史的博大精深。带着一颗快乐的心去学习,狂风暴雨也罢,烈日酷暑也罢,它们只不过经历了一场场生死轮回,而新的生命正在悄然绽放!
假如你不够快乐,也不要把眉头深锁。人生本来就很短暂,为什么还要栽培苦涩?让我们打开尘封的门窗,让阳光雨露洒遍各个角落。让快乐的风儿熨平前额。微笑吧,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要你微笑,整个世界的呼吸就会和你一样匀称;只要你微笑,彼岸的鲜花与掌声就会被引送到你的心扉里;只要你微笑,我相信知识的珠穆朗玛峰之上定会留下你的印记!
学习是一出戏,酸甜苦辣是戏中的幕场,奋斗史剧情,快乐才是每个人都渴望的结局。在学习中快乐,任尔东西南北风;在快乐中学习,任云卷云舒。
淡淡书香,悠悠我心。
【篇二:孔子的一生】
这是孔子这个专题的最后一章,下一节就是孟子了,故今天有必要说一说孔子的一生。
孔子是“孔家老二”,在历史上有太多有作为的人都不是老大,刘邦是“刘老三”,陈平是“陈二”,李世民也是有许多兄弟的。如果孔子是老大的话,那么他哪有这么多时间来自学成才?
话说回来,孔子长相奇怪,是一个倒梯形,身高九尺有六寸,一个标准的山东大汉。他的影子是多么的长,以至于2000多年以后的中华民族,都走在他的影子之下。孔子是位“痴人”,在他的那个时代,周王朝早已土崩瓦解,到处都是乱臣贼子,在这种时候要“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真是无异于痴人说梦。
孔子的一生都在追寻,追寻那个可以理解他主张的君主,可是并没有成功。鲁哀公、楚昭王、齐景公、卫灵公,都对他置之不理——他的想法在他们看来已经不适合这个社会了,就像一个推销员在推销早期已经过时的产品。他就像一个蜡烛,试图用他的“仁”、“爱”来照亮这个黑暗的世界。
最后,他彻底绝望了,如用快要熄灭的蜡烛在冷风中,忽明忽暗。“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人人学者,其由与!”“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吾未见刚者。”“吾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吾未闻好学者。”这一连下来好几个“未”,仿佛将社会的所有人(包括他自己的学生)都否定了一遍。是的,他已经看破了红尘,是时候该停下来休息了。
孔子靠弟子冉求的帮助,又回到了鲁国。“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他确实该写点什么了。《春秋》,这是一个时代都因此得名的著作。孔子也是十分好学的,“孔子晚而喜《易》,序《象》、《系》、《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他将《易》这本占卜之书改造成一本哲学之书,使《易》加之到了儒家的“五经”之中。
蜡烛总是会烧完的,弟子一个又一个的逝去,颜渊死了,孔子的心灵受到了打击——“天丧予!天丧予!”颜回死于贫困,连棺材都没有,他为此失声痛哭,不久,子路死在卫国了,由于打抱不平,被人剁为肉酱,他的精神支柱彻底崩塌了,他最后在落日的余晖之中长叹一声。
圣人洒泪去了,如蜡烛,熄灭之前最后一次耀眼地一跳。
天地之间,一片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