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西安之旅】
人们常说:“五十年中国看深圳,一百年中国看上海,一千年中国看北京,五千年中国看西安。”爸爸妈妈为了让我深刻地了解历史,决定在春节过后,带我去西安游玩。
在出发的前一天晚上,我非常激动,都到半夜了,还没睡着。第二天一早,爸爸开车带我们出发了,漫长的十个小时过去了,我们终于到达了西安,我们先去了宾馆,幸好妈妈提前订好了,要不,就没住的地方了。
办好入住手续后,我们去了鼓楼和钟楼,它们是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钟楼上面有个钟,是古人用来报信和报时间的。
剩下几天里,我们去了回民街、骊山、华清宫、高家大院、古城墙、大雁塔……,其中令我最难忘的要数我们最后一天去的兵马俑了。
那一天,妈妈为了让我多了解兵马俑的历史,专门请了一个导游。
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品,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到现在已经挖出了三个坑,其中1号坑是最大的,是打仗兵马俑的坑,每个兵俑的头发不同,这样可以分辩哪个是官,哪个是普通的士兵,每个人的脚下都有一板,上面刻着工匠的名字,因为一是为了让兵马俑站稳,二是责任追究,哪个刻得不好能够找到工匠的名字。
3号坑是指挥坑,是高级指挥官开会的地方,两侧都站着守卫。
我觉得古代的人可真厉害,把当时人的模样先画到一张纸上,然后再刻上去,每个人的手纹、鞋底、头发……都刻上去了,兵马俑个个栩栩如生,人的模样都不一,其实刚挖开的时候,都是碎片,因为兵马俑都已经二千多年了,经过地震和自然灾害,受到了破坏,现在看到的兵马俑是现代人用高科技拼成的。
2号坑和4号坑,还没有完全挖开,因为国家还没找到保护兵马俑身上颜色的办法。
这次来到西安,我收获很多,了解了历史,也品尝了许多美食,下次有机会还要再来。
【篇二:民风民俗看山西】
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西安,五千年中国看山西,我的家乡就在山西。
山西有很多民俗文化,各具特色,尤其以面食最具代表性,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追溯其名字,东汉称之为“煮饼”,魏晋则名为“汤饼”……面食名称多种多样,因时因地而异,面食众多的名称与名堂,正说明山西人对它的重视和喜爱。
山西面食种类繁多,其中刀削面名扬海内外,它同北京的打卤面、山东的伊府面、河南的鱼培面、四川的担担面,统称为五大面食食品,享有盛誉。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状和柳叶差不多,吃到口中外滑内筋,软而不粘,很有弹性,越嚼越香,深受喜爱面食者欢迎。吃面前,还能参观厨师高超的削面技术,无异于欣赏一次艺术表演,真可谓一举两得!
刀削面的调料,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番茄酱、肉炸酱、羊肉汤、金针木耳、鸡蛋打卤等,美味的调料,再滴点山西老陈醋,简直十里飘香!
有人曾说过:“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确实,山西作为面食之乡,对中外饮食文化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
我为我的家乡——山西感到骄傲,感到自豪。“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也诚挚地邀请各地的朋友来我的家乡做客,来品尝家乡的美食,来感受山西人民的热情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