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马相关作文

【篇一:谈创新】

面对这飞旋的21世纪,我们要想成为天之娇子,就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因为创新会使人类进步,因为创新会使我们自我不断发展,总之一句话,创新是我们这一代天之娇子的必修之课。

但是,令我们以至全人类悲哀的是,在我们这一代人之中,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实属罕见,从众心理普遍存在。这不,前天我们班在班上举行的“科学家的故事”主题班会上,小明就发表了令我很是悲伤的观点,他说:“我可从来不敢对老师说‘不’,更别说怀疑书上的观点!”天哪,小明的从众心理真是太严重了!我们读书是为了把人读聪明,如果都像小明那样,被那些繁文缛节束缚得没有创新精神的话,那么复兴中华就无望了!同学们,你们知道伽利略、达尔文们能在科学领域取得巨大成就是为什么吗?答案就是因为科学家们不迷信权威,敢于标新立异,勇于创新,敢于冲破传统思想习惯的束缚!而我们,就应该学习这些优秀品质。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哥伦布用立鸡蛋的事来考那些达官显贵吗?我认为哥伦布就是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人,他发现新大陆,是他的成功。一个人的成功,有时纯属偶然,可是,谁又敢说,那不是一种必然?试想,如果老师们单以老实听话为标准要求青少年,让他们信奉老师的话就是圣旨,那么我们势必会把“千里马”视作“劣马”,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是只求守成,不思进取的人!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我坚信,哪怕是最不完美的创新,也比最周全的守旧伟大一百倍!

【篇二:坚持才能成功】

在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举办期间,有许许多多精彩的比赛。每当我看到一张张成功的笑脸,就会联想到,成功主要依靠什么?是坚持。坚持就是胜利,而坚持则需要强大意志力。

从古至今,有多少位名人不是依靠坚持而取得胜利的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就是最好的例子。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以后,没有气馁,仍然坚持创作,才完成了《史记》这一举世闻名的著作。如果司马迁因为酷刑而放弃创作,我们现在也就看不到《史记》这一伟大的历史著作,吸取不了他的思想精华,更不能了解西汉以前的历史。可以看出,司马迁的成功,最主要的还是靠坚持。

著名的法国作家雨果有一个好习惯,就是每天早上比别人早起半个小时。当人民还在睡梦中时,他已经悄悄地起床,并利用这些时间来看书、工作。无论春夏秋冬,还是刮风下雨,天天早早起床,要么捧书苦读,要么认真工作,并且从来没有放弃过。最终,他成为了享誉世界的作家。这难道不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所产生的结果吗?

荀子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也很好地说明了坚持的好处。骏马虽然四肢发达有力,但它一跳最多也不过十步;相反,品种差的马马不停蹄地走十天,也可以走很远。劣马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也就是坚持不懈。龟免赛跑也不是这样的吗?乌龟虽然走得慢,但它至少还在不停地走,不停地努力;兔子虽然跑得快,却没有一颗持恒的心,躺在路边睡起觉来,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乌龟没有因为它爬得慢而放弃,反而激励着它要坚持到底。这就是乌龟之所以获胜的主要缘由。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一根粗粗的铁棒为什么能磨成一根针呢?我们根本无法想象,但是只要坚持,一天、二天,也许一个月、两个月,铁棒都不一定会有明显的变化,但只要天天如此,铁棒最终一定会变成一根绣花针!

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曾经说过一句让我记忆深刻的话:“天才就是重复次数最多的人。”问题是我们是否有一颗持恒的心。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就能坚持不懈地努力。

功到自然成,只要我们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就一定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篇三:我的远方有多远】

曾经年少的我,一直向往着骑着七彩祥云,带着心上的人,去那远方的未知一睹风采。

不久前无意间发现一个段子“对于北方人来说,南方地区就是湿和远方”。大笑之后,又不禁暗暗沉思。即使是那并不遥远的远方,我终究还是没能到达。

小时候已遨游在太空的我,却被生活硬生生地拉下了地面,过着眼前的苟且。当年也曾一次又一次地背上行囊,面对不同的天空,踏上征途之时,却还是不免留恋那些繁华,终究还是丢不下那段情。

但是,我仍然不曾忘记过远方。那个远方还是深深地迷恋着我,而我现在能做的不只有迷恋,更多的还可以努力拼搏,肆意奔跑,但却不是面对那个远方,而是更远的地方。

人贵有自知之明,知人之长里几乎谁人都懂,但相较之下,我更喜欢好高骛远。即使无法到达,也够自己奔跑一生。因为我梦想中的那个地方,或许只存在梦中,或许比那星辰更远。

那时候有梦而无行的我,已经回不去了。尽管过得也比较如意,但世事往往就是如此,想回头也来不及,即使你肯沦为劣马,也不一定有回头草在等着你去啃食。那么既然无法回头的话,还不如看得更远,就连窝边草也要不屑一顾。

我的远方有多远,这个问题我也不清楚,总之很远很远,难以到达,因为未知才是最美的。

幻想的远方被现实抹杀得一塌糊涂,还不如让它只存在于幻想之中,激励自己。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