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目送】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角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听到这首耳熟的歌,我不禁想起我的堂哥。
那天,他要从家里离开去当兵。前一天晚上,我们坐在一起他说:“哥哥我要去当兵了,我以前没好好读过书,现在只能去部队锻炼,为我的未来而去打拼了,要去服役两年这两年。”我听了很惊讶,:“怎么,要去当兵,那多辛苦呀!”他说:“没办法,现在要文凭我没有,工作不好找,唉,都怪我以前不懂事,你可要好好读书吧,不要走我的路。”一想到离开,我的鼻子直发酸,哽咽着说不出话来,默默的点点头。哥哥说:“别难过了,只是分开两年而已,等哥当兵回来后,保证带你去玩,到时候我还要看你的学习成绩,别让我失望哦!”那一晚的饭菜很丰富,可我却一口也咽不下去。虽然我们不是一个娘生的,但我们毕竟在一个家里生活了十二年,关系比亲兄弟还亲呢!
第二天天微亮,我们就被婶婶叫起来,去县城送兵,哥哥的行李不多,但已经换上了新发的军装,看着你英姿飒爽的样子,我说不出是高兴还是难过。我们在街道吃过早点后,在路边静静的等待着班车,彼此都不说话,那是因为一说话就又要难过,又要抹眼泪,还不如不说话痛痛快快的走一次。我知道你也舍不得离开我们,离开这个充满美好温馨的家,可是你不得不离开,因为你要为你的前途,为你的未来的生活所着想。直到班车马上来的时候,你才说:“我们互相用手机照个相,万一彼此想着对方时就看看照片,安慰安慰自己的心情吧!”班车来了,你好像很沉重的走上车去,你踏上第一个车的台阶时,你回过头对我说:“我走了,你要好好学习,只要你学好了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车缓缓的开动了,离我越来越远,我静静的凝望着车开走的方向,一个小白点在昏亮的早上慢慢地移动,直至在我的眼里消失。我泪眼迷蒙,握紧拳头拼命的追着往前走。可是越追越远,越远,越远……
长路漫漫,前途未知,我多想与你同行,但是我只能送你到此,愿我们都在岁月里轻轻地遥望,愿你一切安好!
【篇二:我眼中的鲁迅】
众所周知鲁迅是中国历史上一代伟人。他为了国家弃医,别人的谩骂,他丝毫不在意。可这仅仅是一个方面。
有一次鲁迅去理发,当时他穿的很寒酸。理发师看到他一副穷样,于是在理头是只随便弄了一番,可鲁迅却付出了许多钱当,鲁迅再次去的时候,理发师彻底改变了态度。但鲁迅却只给了正常的钱,鲁迅对他说,上次你给我胡乱理发,我也胡乱给钱,这次你好好理发,我也好好给钱。这里不仅体现了鲁迅对人的尊重,从而也带着一些幽默。他仿佛看淡了一切,任何事都微笑相待。
那一天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执行委员兼总干事杨杏佛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当时鲁迅也是他们的目标,可他不管这一切,冒生命危险去送兵。仿佛在蔑视国民党的枪弹,这才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真正本色。
鲁迅先生经常抽烟也经常咳嗽,可他从不为此而烦恼。哪怕有时笑着咳嗽起来也从不在意,自从鲁迅弃医从文起。他便一直写文章,因为他决定用自己手中的笔改变中国人的思想,那时的中国十分败落从文是唯一拯救的方法。
鲁迅曾说道,年轻人写信太草率,字不一定要写得好,但一定要让人一看就认识。尽管这样,鲁迅先生人极认真的对待每一封信。即使再晚也要看完,有时眼睛不济时就戴上眼镜。从不放过任何一封来信,持之以恒,至始至终也正是形容他的。
鲁迅日常穿的都十分朴素,也不太在意别人的。穿着或许鲁迅是图个方便,几乎每天都穿着长袍。也或许是为了更好的。写文章,所以也就没那么在意了。
鲁迅很随和,他不轻易生气,也不轻易骂人,他甘愿为人民做事。也自称为孺子牛,这就是真正的鲁迅一个使人敬佩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