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点相关作文

【篇一:寻找自身的盲点】

“要让我写自己的历史,我就写我的错误。”周恩来如是说。

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一株玫瑰既有摇曳的倩影,也有如针的绵刺;而一个人,也许兴地有瞩目的成就,却必有或大或小的过失,这位太太正是由于站在错误的角度无法看清事物的真相造成自身认识上的错误。多年来她一直对对面的太太心有怨言、讥讽、嘲笑、恶语中伤……直到一位明察秋毫的朋友来到家里,才发现蒙上了灰渍的不是别人家的衣服,而是自家的窗子。不知在她得知真相时有没有心生懊悔,有没有将蒙在心窗上的灰尘摘去,但我知道睿智的人永远不会带着有色眼镜去洞察世界。

古话说,大智若愚。事实诚如这般,而那些看似精明的人却总是在做愚蠢的事,甚至将生命也弃置荒芜,震惊全国的复旦投毒案中的两个悲剧“主演”,便是这样的看似精明的青年人:两个复旦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复旦”、“研究生”这将是多少同龄人无法企及的高度,梦寐求之的学府。而这两个拥有这般才智的少年却再也没有机会将生命重来了。悲剧的起因,不可思议地,都是一些日常琐事就让林某对黄某心生不满,甚至是怀恨在心。直到愚人节那天,他决定投毒“愚弄”黄某,悲剧由此引发,两人的人生从此谢幕。这两个少年的错误正是只看别人缺点,没能反省自身。也许,再多一些时间,他们会发现彼此的闪光点,冰释前嫌同奔前程。可惜世间从来没有这些美好的假如。胸怀,还是坦荡的好。

《圣经·新约》中有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从中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现象——马太效应。这种畸形的社会现象正是因为人们惯常青睐名家而带有色眼镜去审视平凡者。而这种魔咒应当如何打破?有人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攀升,国民素质却在不断下降,社会问题日益展露;食品安全问题,摔倒老人扶不扶问题,贫富两极分化,资源分配不均……但正如《双城记》的开头中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改革开放提升了综合国力、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这是主流,这是功绩。这是应得到源自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深刻认同的成果。当今时代,速度已然成为利益的节拍,但不是每个人在十字路口都会以利益为先。“最美妈妈”吴菊萍徒手接住坠楼女童;“最美教师”张丽莉为救学生失双腿;“最美司机”吴斌在生命尽头力保24名乘客安全……“最美现象”蔚然成风。

因此,问题确是客观上真实存在的,但遇事不能钻牛角尖,搞极端主义。有些社会现象是真实问题的映射。可论事的角度不同,映射的方向也必不相同,毕竟解决问题的实质还在于个人态度。就个人而言,生活难免不顺意,我们都会犯错。善待他人,也善待自己。寻找自身的盲点,不怨天尤人,不盲目悲喜。知人论世,通情达理。要懂得,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再被生活打败;而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再战胜生活!

【篇二:课堂趣事多】

“小老鼠不见了!小老鼠不见了……”同学们一阵阵议论声从教室里传出来。他们在干什么呢?咱们去看看吧!

今天一上作文课,冯老师说:“咱们今天做一个小实验,名字叫小老鼠不见了!”

接着冯老师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张纸。我拿起纸一看:一只胖乎乎的小猫,正在得意洋洋地看着一旁一个抓耳挠腮的小老鼠。冯老师又说:“咱们就让这小老鼠从小猫的眼皮底下逃走吧。”我心想:这是一张纸,怎么才能让小老鼠从小猫的眼皮底下逃走呢?大家半信半疑。

实验开始了。我们听从老师指挥用右手端起纸,接着用左手捂住左眼,然后用右眼目不转睛地盯着小猫。然后用右手拿着纸慢慢地前后左右移动。我一直盯着那只小猫,小猫仿佛在说:“你看着我也不怕,我一直会看着这只老鼠。”说完,小猫似乎昂首挺胸。我再看看那只小老鼠,仿佛可怜巴巴地说:“你快把我给救啊!”

然后,我就又盯着那只小猫,移动手里的纸。突然,有个同学喊道:“小老鼠消失啦!小老鼠消失了!”我听了大吃一惊。心想:他们怎么看见小老鼠不见了呀?我心急如焚,但是转念一想,不能急,要静下心来。我又沉着冷静地移动着。突然,我发现纸上小老鼠无影无踪了,我猜是不是我的眼睛骗了我。我一眨眼睛,手里的纸又一移动,小老鼠又突然出现了。我心花怒放。但心中却疑惑不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最后冯老师说:“每个人的眼睛上都有个盲点。小老鼠的图像正好落在了盲点上,所以小老鼠不见了。”我们恍然大悟。

我们的课堂充满了许许多多的乐趣,令我十分难忘。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