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相关作文

【篇一:我眼中的城正街】

一直对湘潭人口里的“城里头”没有什么好印象。每天,我穿梭在这条老街上,脚下踏着的是青得发亮却坑坑洼洼的石板路,眼前看到的是高矮不一、鳞次栉比的各种老房,手摸到的墙壁也是水泥脱落、斑驳破旧的模样,就连偶尔从小巷里抬头望到的天空,也总觉得灰灰蒙蒙,不像“城外头”那么明亮。

然而,自从那天举行过主题班队会“我眼中的城正街”以后,我的思想完全改变了——原来,是我有眼不识泰山!这条老街历史悠久,名胜古迹颇多:“文庙”全国有名、“唐氏义门”恩周四县、“刘道一烈士”名垂千古、“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巍然耸立……

从那以后,每次走在这条老街上,我的心里总会漾起一股自豪与骄傲之情:文庙里祭祀孔子时盛大而恢弘的场面让我神往;刘道一烈士“即便我身死千次,也绝不招供一字”的英雄气概令人感动;抗日阵亡将士们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让人敬佩;还有唐氏一族的捐谷义举给老街人民带来的无上荣光,三义井悠久而美妙的传说让人浮想联翩——

我骄傲,我住“城里头”!我自豪,我是老街人!

【篇二:走进福利院送温暖】

有一件感慨的事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星期六上午,天空作美,我们来到了南安市儿童福利院,前来看望这些可怜的孩子们。经过短暂的整队后,院长阿姨为我们讲述了福利院各方面的情况,这里的孩子大多数是由公安局的专业人员送来的。孩子们真、活泼、可爱、积极向上,他们的眼睛里没有一点阴霾。

院长带领我们上去楼上看望小孩,当看到第一眼的时候我们确实小小的惊讶了一把——他们的容貌与正常的孩子也是有所差异的。经过院长介绍,我们才知道他们分别患了:脑瘫、唐氏综合症……虽然忍受着病魔的侵袭,但是他们的脸上挂着最纯真的笑容。有一位小女孩从刚出生时就被父母用超市塑料袋捆绑着丢到了离地面极高的臭水沟中,脑袋撞在地面上造成脑出血演变成了脑瘫。

听着隔壁教室传来银铃般的笑声,我们的心思不由得被吸引过去,脚步也不由自主走过去。只见黄钰琨同学一边将他带来的零食贡献给小朋友们,一边用他魔鬼般的身材逗着小朋友。福利院的老师见同学们都来了,便将小朋友们“安顿”在椅子上,随后放出了音乐《感恩的心》,孩子们随着音乐舞动起来,还记得院长阿姨说领舞的其中一个是患了唐氏综合症的孩子,但是他一听到音乐就十分开心,身体就会不禁扭动起来。同学们都被他的坚强所感动。纷纷为他鼓起掌!

欣赏了小朋友们的歌喉与舞姿,我们集体在福利楼的门口留下了永恒的怀念……

福利院的半天游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参观的同时,它也为我演绎了人生中最生动的一堂课!

【篇三:话城正街】

我家住在湘潭市城正街——一条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古街。我每天呼吸着这里的空气,在这条街上穿行,踏着这条铺满历经沧桑的青石板路,感受着历史古老的气息。

有一天,我看到有人在卖手绘的韶山地图。啊?我突发奇想,这条古街,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呀!我能不能也来画一张“城正街地图呢”?说干就干。我准备好一张比较厚的素描纸,又买来水彩笔和钢笔,开始画了起来。

城正街的路线我可是“胸有成竹”了。我把我们曙光学校作为起点,从学校出门往左的“唐氏义门”开始。这是一个弘扬真善美的纪念性建筑。明朝年间,湖南大旱,唐氏家族主动把自家的一万多担谷物捐献出来,赈济了潭、衡、攸、醴四县的灾民,受到人民的称赞。永乐皇帝亲写“唐氏义门”予以表彰。再往前走就是“三义井”。这是一个民间传说,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纪念景点。想到这些古人的善心善举,我的心里十分感动,下笔也异常清晰流畅。

出门往右,是“刘道一烈士祠”和“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画这两处时,不知为什么,我的心情特别沉重。上个世纪,千千万万个像刘道一烈士那样的人,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浴血奋战,义无反顾。我一笔一笔、工工整整地画着每一根线条,每一个画面。

再往前,就是文庙了。顿时,我的心里涌起一股神圣的感觉,下笔特别细致——因为老师说过,文庙是祭祀孔子的专门场所,当地的政府和官员每年都会组织大型的祭祀活动,把我们国家崇尚儒家、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仿佛看到千万人膜拜孔子的场面,多么隆重,多么盛大!

就这样,我有时工笔细描,一丝不苟地画出每个细节;有时又挥笔速写,快速地画出物体的轮廓样子。整整一个上午,我虽然没有休息一会,但却丝毫不觉得累。

哈哈,终于大功告成!最后,我用鲜艳的水彩笔工整地写下“城正街地图”五个大字,并签下我的大名:冯天睿。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