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心灵的窗户】
眼睛是一扇心灵之窗。
一个人的眼睛,或大、或小、或明亮、或浑浊,形态不一。
孩童的眼睛是明亮的。既如清澈的小溪又似茂盛的森林,天真无邪,生机勃勃。它若是开心,眼角都笑弯了,仿佛天边的月牙儿;它若是生气,便“哇”的一声,泪水夺眶而出,仿佛受尽天下委屈。孩童的喜怒哀乐,尽现眼中。
老者的眼睛是浑浊的。仿佛历尽了人世沧桑,洞悉过人生真谛,昏昏黄黄,深不可测。它若是开心,眼角会弯弯,浑浊的眼睛瞬间明亮起来,正如他跌宕起伏又柳暗花明的人生历程;它若是伤心,眼神会黯然无光,深不可测,好似九幽星河包含无尽的人生哲理。你若和他讲话,抑或仅仅只是看着他的眼睛,便就能感受其中的深沉。老者的人生百态,暗藏眼中。
还有一类人,他们的眼睛是多彩的。例如:正义警察的眼睛,应该是红色的,因为它们被国徽所映染,犯罪分子,从他们眼睛里看到的是国徽的威严;普通百姓,则看到的是祖国母亲般的慈爱;企业家的眼睛,应该是蓝色的,他们在商场的蓝海里角逐驰骋,眼睛如大海一样平静,任由风云复转宠辱不惊,收获美好也收获失意。医生的眼睛,应该是绿色的,救死扶伤是他们的天职,他们用实际行动保障着病人的安康,维护着社会的和谐发展,一条条绿色生命通道的开启,医生们穿梭其中奔跑的身影,他们的眼睛见证着生命长青的美好夙愿…………
眼睛是一面折射镜。
一个人的眼睛,与心相通。通过观察对方的眼睛,即使不说话,也可以折射出他内心的想法。
一个人,一双眼,人生百态;
一双眼,一个人,百态人生。
【篇二:清廉家风】
古人云:“树清廉家风,立崇廉家规。”家风和家规体现了一个家庭的美好思想品德。如果少了家风或家规,就好比一艘船少了船浆,一颗珍珠失去了光泽……
父母经常教导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因此,“乐于助人”便列入我家的家规,我也渐渐养成“帮助别人,从小事做起”的习惯。然而,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某些人,因怕麻烦,随手乱扔垃圾,给清洁工造成负担;某些人,明明看到老人摔倒,却袖手旁观……这些人,是真的不懂得助人为乐吗?
孔子曾说过:“民无信而不立!”可见诚信是多么重要啊!当然,讲诚信也是我家的家规之一。曾子为了教自己的孩子讲诚信,竟杀了自己家的猪;华盛顿小时候不慎砍到了一棵父亲很喜爱的樱桃树,但他勇敢地承认错误并得到了父亲的谅解;北宋词人晏殊,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在参加考试时,发现考题是自己以前做过的,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你们看,古人都能讲诚信,我们为什么不能呢?记得小时候,我因不注意弄坏了爸爸的“宝贝”—陶瓷工艺品,爸爸发现后,连忙找我问:“是不是你弄坏了我的东西?”我连忙装糊涂:“我刚刚明明在做功课呀。”爸爸无奈了,只好去收拾地上被弄坏的陶瓷片。我突然感到很不安,像有一块石头浮在空中,没有办法放下来。在一段时间的思考下,我觉得应该说出实话。见爸爸来了,连忙拉住他的衣角,红着脸说:“爸爸,对不起,是我弄坏了你的东西。”爸爸低下头,说:“没事,你能承认错误就好了,要知道,说谎话的孩子会变成丑八怪哦!”我不禁被爸爸逗乐了,从此,诚信的种子便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优良的家风和家规是一个家庭、一个社会的“传家宝”。可以说,一个家庭是一面折射镜,它能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祖国的真实面貌!朋友们,让我们举起双手,同驻美好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