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眸中的光】
星期天上午,我照常和妈妈去买菜。突然一声响亮的、似唱山歌般的嗓音传了过来:“新鲜营养的蛇肉哟!”妈妈眼前一亮,拉着我来到了摊前。原来是个卖蛇肉的大婶儿。
周围的人也像妈妈般被吸引了过来。他们滑稽地伸着脖子,层层叠叠地将这个不大的摊位围了起来。有的人穿着体面的衬衫,有的人踩着高跟鞋,甚至还有挺着啤酒肚、西装革履的“成功人士”。
那大婶儿见来了许多人,也来了兴致,风风火火地撸起了袖子,麻利地从“蛇皮袋”中抓出了一条蛇,全无恐惧之色。那蛇不安地扭着身子,我想它也许知道了属于自己的命运了……那小贩一手抓住蛇的七寸,一手从旁抽出了一把略显怪异,有点类似于水果刀的刀朝蛇腹移去。我无法想像这熟练地动作出自一个本该温柔善良的女人手中……
平日略显狰狞的蛇头此刻无力地耷拉着,覆着细密鳞片的蛇身被剖开了一条细长的裂缝,鲜血顺着蛇尾‘啪嗒啪嗒’地滴在地下的石头下,溅起丝丝微弱的血花,曾幽冷的目光无助地投向面前的所有人,只能看见一缕阴冷而仇恨的寒光自蛇眸中射出……
我不忍再看,将头深深埋在了妈妈的怀中。再次回头,那大婶早已给那条蛇“行刑”完毕:蛇头一张一合,淋着血的伤口翻转过来。见此情景,周围的人一窝蜂地朝前涌去,一阵嘈杂的声音弥漫开来。“这怎么卖啊?”“大婶儿您能便宜点不?”“不行啊,小哥……”叫卖声此起彼伏。我拉着妈妈向外挤去。
我感到一阵悲哀……
那些冠冕堂皇的大人就像残忍的刽子手,为了自己的利益就是那么的冷血无情……
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那血淋淋的画面不停浮现在我的眼前,蛇眼中那道冰冷的光似乎一直在逼视着我……
【篇二:外公的生日】
今天,是外公的六十大寿,一大清早,大约是4点多,妈妈和小外公就去买菜了,也就是说他们三点多就起床了,真辛苦。
他们买了“龙虾”、“鲍鱼”、“蛇肉”、“鸭舌”等,有些菜是我的最爱,螃蟹、胖蹄等。生龙活虎的大龙虾挥动着它们的二把“大剪刀”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好像要跟对方打架似的,而旁边的几只螃蟹看起来就显得像一只只小蚂蚁,紧紧地挨在一起,生怕被大龙虾的“大剪刀”挥舞到似的,不敢跟大龙虾作战,每当大龙虾挥舞"大剪刀"的时候,螃蟹就缩起了它们的"小剪刀",或许它们的小剪刀被"大剪刀"剪断过,所以现在才这么怕大龙虾吧!
小外公不愧是大厨师,一道道美味的佳肴在他的“手舞足蹈”中诞生了,也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消失了,各个吃得饱饱得,肚子圆圆的。
祝愿外公生日快乐!身体健康,也祝全国的老人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篇三:大山的礼物】
家乡的大山,有个蜜蜡峰,雄伟挺拔,大有刺破青天之势。相传,这里满山遍野的山花,招来了很多野蜂酿蜜。采的蜜多,都凝固在山上的石缝里了,每到夏天,蜂蜜都顺着石缝往下淌,整个山的外表就好像涂了一层厚厚的蜜蜡。所以,人们把这座山取名为蜜蜡峰。
远瞧的椴树林像碧绿的海,椴树开的花像大海里白色的浪花。近瞧椴树花像白色的珍珠,细瞧椴树花像每人耳朵上戴的耳坠。我们要采椴树蜜,段树蜜可是蜜中精品,调解肠胃功能,增强免疫力。一天大哥领我们上山采蜜,下雨了路滑,有好多蜂箱。上坡没上去,一下子就翻了,蜜蜂遮天盖地飞过来了,像翻滚的乌云,声音像轰炸机一样,又像疾风暴雨要来临,姥爷和大哥抢剩下的蜂蜜,我吓得躲进车里把窗户关上,姥爷和大哥的脸让蜜蜂蜇的像馒头似的,不过第二天就消肿了,姥爷患风湿,蜇后姥爷的风湿好了,我查《本草纲目》李时珍讲道:蜜蜂的蜂毒能治风湿。
家乡大蛇多,家乡人爱捉蛇,蛇尤其怕抽烟袋的人,走到近前,蛇就翻白眼,然后先踩住蛇头,双手一剥,就势一甩,像甩鞭子似的,蛇被甩到地上死了,蛇皮像猪肠。捉蛇三不准,一不准捉小蛇,二不捉孵蛋的母蛇,三不捉蛇王。蛇肉像鳕鱼肉一样,春天吃蛇肉,一年不长疮,蛇胆泡酒,得红眼病治好了,大哥长疮,姥姥剪折皮,用四个鸡蛋吃下去就好了。
高兴之余,他们想到城里的老兄弟,大姐姐大妹妹们,何不让城里人来试一试,他们有文化,接受事物快,别光跳迪斯克了,那玩艺是“外因”俺这是“内因”绝对起作用呢!城里人如果感兴趣也来山里尝尝,蛇肉包你满意,顺便也旅游了,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