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门外与窗前】
门与窗,生活中最司空见惯的事物莫过于此了。普通人将其作为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文学家与艺术家则会赋予它们精神象征。年深岁久,门与窗除了沉默履行防御装饰等基本职责之外,却也于无形中折射出思维的弧度。
钱钟书先生在《窗》一文中提及: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在阅读钱先生文集时,我正坐在向阳的窗下,感受阳光抚摸脸颊的温度,却突然想到了些什么。门与窗,外与内,内外兼顾,兼容并包,兼收并蓄。这已不仅仅是门窗的本义,更在启示为人处世之道。
门,千百年来它最浅显的功能便是一个字——防。门禁森严,关上门便不知外界的翻天覆地、斗转星移,虽然可以防御外敌的入侵,但同时也封闭了自身,跟不上门外的时代洪流,只能是作茧自缚。最好的例子,便是大清的闭关锁国。精神的门扉紧闭,导致社稷丧权、九州积贫的百年屈辱。然而门除了“关”之外,还可以“开”。置身门外,是那更为广阔绚丽的世界!山外青山楼外楼,走出去,而不是卷缩在屋子里坐井观天。
而窗,比起门多了几分“守”的味道。不用推窗,在窗前便能望见春来秋去,也不用出去承受世俗生活虚伪,多好!《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在新书上市头一个星期就被兴奋的读者认出,此后他的生活受到无穷无境的打扰,严重影响到写作生活。之后他在人海中消失了,居住在海边悬崖的一座小屋中,每天看着咆哮的海浪写作,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他宁可过这样的生活。身处窗前,不好高骛远,只需眼前一方小小净土便足矣,不存太多奢望,如同泡上一壶好茶自饮自酌,而不是去无止境地追求浮华的影子,只是窗前。
门外与窗前。一个看似激进,一个仿佛保守。实则是大境界与小境界的结合,大我与小我的交融。一个揭示了不能短浅,只有敢于迈出一步,才可能有后面更长的路,保持自我的升华,激励着我们看得更高,走得更远。永远向前,不停超越,不要只盯局部和眼前。另一个含蓄提示,心思不要想得太远,要回头看看,从实际出发,万事万物总是建立在坚实的地基上,而不是停留在半空的幻想楼阁!只是我们需要二者兼施,双管齐下,不可偏重任意一者,否则前进变成了激进,务实变成了保守。就如之前提到的,内外兼顾,兼容并包,兼收并蓄。一个人,内外兼修,既注重于行,又不致忽视了心,在鸟瞰远方的同时脚踏实地,才能止于至善吧!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呢?当我们向自然索取时又不忘保护,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不忘保护传统,不也是在遵循这种规则吗?
访遍名山大川,看无数阳春白雪,是一种心境;租上一椽破屋,看秋菊在风中零落,又何尝不是一种心境呢!一个追寻着更远的长空,一个守护着脚边的世界。每个人都应该既渴望着浩瀚无际的星空,却又能回归本心,专注于眼前的土地。门外窗前,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不禁默默想到,人的生命中,如果能掌握好二者的平衡,那么人生应该圆满了吧?小到个人,大到群体,再到社会与国家……又何尝不是在沿着这条路前进呢?
我合上书。窗外的阳光还是很灿烂,很温暖。只不过,我明白了些什么。生活中的平淡无奇之处似乎变得格外绚丽多彩,令人眼花缭乱。就算内心仍是有些迷茫,但是似乎又明白了未来的方向。也许我正在成长,还不知道该怎么做。也许我已经长大,模糊中明白什么是担当——无论如何,现在和以前已经截然不同。我会在接下来的路上,真正学会该做什么,如何去做——到那时想必我就真正长大了,也能明白责任与担当了吧。
【篇二:写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
20年后的自己:
你好!
现在的我,过得非常苦。每天都要上课,都要考试,而且还要写非常多的作业。早上要很早起床,晚上还要很迟睡觉。
未来的你,过得好吗?每天会很辛苦吗?现在的你,应该已经有车有房有孩子了吧?你现在是在做什么工作呢?是当教师、设计师,医生,还是其他的工作?希望我长大后,能够当一个设计师。但是现在的我,和将来的我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
未来的的你,会苦恼吗?会不会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太多而苦恼,因为家庭中的事情而苦恼?未来的自己,你的工作是你喜欢的吗?每天要上八个小时的班,累不累?未来的自己,要照顾家庭和孩子,还要兼顾工作,肯定很辛苦吧?
现在的我,每天都因为学习上的事情而苦恼。每一次,我都希望考试能考得很好,可是,每次的成绩出来,都不是我想要的分数。其实,我也有自己的梦想——就是当一名设计师。但是,我的妈妈却只让我好好学习,不要想这些。未来的我,是一名设计师吗?
未来的我,你快乐吗?每天都会过得很充实,很快乐吗?每天应该都会发生很多有趣的事情吧!
现在的我,与我的梦想有很远的距离,所以,我一定要努力,变得越来越好。
祝未来的自己
开开心心!
14岁的我杨依凡
2019年2月23日
【篇三:宽容是一种美德】
宽容是友好的别名。一个人生活在群众中,难免磕磕碰碰,如果唯我独尊,存有猜疑、刻薄、怨恨的心理,那必然是容不得别人,其结果是疏远群体,疏远朋友,甚至疏远亲人,成为社会生活的腐蚀剂。
宽容是一种高度的忍耐,能容纳天下难容之人,难容之事,这种能容的胸怀,是一个人高尚精神的体现。
“有德容乃大,无私心自安。”宽容的气度和心理来自无私的思想境界。战国时廉颇自恃功高,对蔺相如“拜为上卿,位在兼顾之右”而心怀不满,曾多次当众羞辱蔺相如。而蔺相如一再“引车避匿。”他的宽容终于感动了兼顾,使他“肉袒负荆”“如门谢罪”,留下了历史上将相和的佳话。蔺相如这样忍让,既非无用,亦非胆怯,而是“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人之仇也。”可见,宽容具有巨大的道义力量和道德感召力,它能给人以温暖、感化和醒悟。它能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以至化干戈为玉帛。
宽容是交往的桥梁。庄子说:“不能容人者无亲,无亲者尽人。”主浊说,不能容人者就没有亲爱的人,没有亲爱的人就弃绝于人。明代学者薛瑄说:“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清代郑板桥有诗曰:“良苗也怕惊雷电,扇得和风好好吹”。教人当以宽容和气的态度待人。宽容厚道,为人所爱,自然明友众多。“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一个心术不正,好揭人短的人,只能是孤家寡人。
宽容是人和人之间必不可少的润滑剂。它和诚实、勤奋、乐观等价值指标一样,是衡量一个人气质涵养、道德水准的尺度。宽容是对人的一种尊重、一种接受,一种爱心,宽容更是一种力量。
宽容不是软弱无能,助纣为虐。而是一种有道德、有信心、有力量的表现。对于坏人坏事,宽容者本着与人为善的心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直言相告,爱心劝慰,帮助其改过自新。
在政治斗争中,宽容是很少见的,在某种意义上讲宽容成为奢侈品。诸葛亮可以七纵孟获,但不可以不斩马谡。因为,放孟获得人心,安定南翼,不斩马谡难以服众,动摇军心。政治斗争是强迫对方就范于自己的目标,如同水火,无法共存在这里不宽容是绝对的,这也就决定了政治的残酷性。春秋时期吴越争斗中,正是夫差奢侈于宽容,结果养虎为患,当他被困于勾践阶下囚之时,死就是必然的。
但是社会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宽容始终是润滑剂。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宽容的德行是正道的体现,有益于国家的发展,有益于社会繁荣,有益于人的健康。
【篇四:我平凡又伟大的妈妈】
又是一年母亲节!我要对妈妈道一声:“妈妈,您辛苦了!节日快乐!感谢妈妈一直以来无私奉献,不仅牺牲了最最美好时光照顾我的起居饮食还要兼顾我的学习成长,女儿永远都是妈妈贴心的小棉袄。”
“您有大海的肚量,有超人的能量;我婴幼儿时夜晚的吵闹,总有您不眠的陪伴,儿时吃饭都是紧着我吃饱后才勉强对付几口,上学路上也少不了您背书包的身影……我知道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爱!您为女儿付出的是一辈子的恩,一辈子的情!此时此刻借用一句诗形容我的心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记得有一次老师布置了很多功课,同时家里还有《同步练习》,所有作业加在一起都能堆座小山。吃完妈妈精心准备的点心,便埋头开始了,而妈妈则去厨房准备晚饭,作业中总有些不理解的地方需要询问,妈妈一边做菜一边跟我解释说明,不时来到我身后给予鼓励并耐心核实,用笔标记出容易出现错误的题目,左右兼顾忙得不可开交。晚饭过后,我继续作业,妈妈洗好锅碗,又去打扫卫生,可谓忙的一刻不停。
铛铛铛……十点了,时间匆匆,总算做完了全部的功课,为了不影响明天的学习,妈妈决定让我赶紧洗洗睡觉,我躺在床上便呼呼大睡,迷迷糊糊中,只听到唰…唰…的翻书声,睁开眼一看,原来是妈妈还在帮我认真检查作业,时而微微摇头、时而轻轻叹气,看来我又错了不少题啊!睡梦中被妈妈喊醒了,糟糕要迟到了,只见要穿的衣服已经放在床头,热腾腾的早饭也上了桌子,真是应验了那句老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妈妈走过来,眼睛里布满了血丝,脸色黄蜡蜡的,嘴唇干巴巴的,看到这一幕,我顿时感觉很难过,妈妈都是为了我的操劳,吃不好睡不好。啊!母亲您是小苗苗的阳光雨露,是遮风挡雨的港湾,是一道绚丽的彩虹。在我最无助、最困难、最缺乏自信心的时候,唯有您始终跟我一起并肩,伴我一起面带微笑,迎接挑战,走出困境。让我再向您说一声:“伟大的妈妈,我爱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