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畏者相关作文

【篇一:续写雷锋精神】

雷锋的事迹家喻户晓,也让人们永远铭记,他的精神永垂不朽,是每个炎黄子孙学习的榜样。

每年这个时候,学校会组织活动,今年本校志愿者节和道德模范进校园德育特色活动,同时邀请了舍己救人的王爱怜老师。

当看见王爱怜老师,心中不由得拥起一股尊敬和崇拜。

我聆听着王老师的事迹,内容是王老师骑着自行车,有个孩子跑过来说;“爷爷被风刮走了”,当时王老师很疑惑,当她骑到那边,看见了河面上的大窟窿,这就是刚才那个孩子说的,王老师急忙下了车,想尽各种办法,却也不小心掉入了水中,本就虚弱的身体在寒冬腊月的冰水中,她不会游泳,忽然她抓住一个硬硬的,她才发现是那个老人车上的座椅,她看见了老人,耗尽全身力气托住老人,使得自己快要虚脱,后来在群众的努力下,终于救出了老人,医生说;“还好送来的及时,不然就危险了”,这时王爱怜才松了一口气。

王爱怜是一名普通的老师,她不顾自身安危,舍己救人的精神让我敬佩,如果换作我,我会义无反顾吗?我不知道,可王爱怜说;“当时面对这种情况,出于自己的良知必须去救,这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对,在危险面前我们都是无畏者,因为雷锋精神广为流传,让我们从小事开始做起。

从小我们的心灵上就播下了一颗雷锋精神的种子,它会慢慢发芽长大,相信如果当时是我,也会去救那个老人,因为我的良知呼唤着我。

虽然雷锋只活了22岁,但他却永远活在人们心中,因为他的无私奉献、舍己救人,为他的生命增添了一抹独特的光环。

我想做一支蜡烛,为他人点亮燃烧到最后一刻;我想做一个指南针,为他人在黑暗中走出光明;我也想做一把伞,为他人在风雨中遮风挡雨。让我们携手雷锋精神,共创美好校园。

【篇二:面对困难】

人生不长,不足百年即可走完。可在这条路上艰难不小,区区“艰难”二字,又怎可足道?面对困难,每个人都会感到惧怕、绝望、疲倦,甚至动过不少逃避的念头,但真正强大的人,他们最终会勇于面对。

至今还记得金庸先生在一本书中写道:“有一群人行于路上,突然下起大雨。众人开始纷纷跑动,唯独一人,神情自若,还是缓缓前行。众人问他为何不跑。他说,跑不跑都是淋湿一身,为何要跑呢?”我心里一凛,这个人是个强者。每当我们在路上遇到突然下雨的情况,无论雨势大小,再懒的人也会下意识地跑几步。在我看来,即便在这种简单的情景下,也可以看出一些人身上可贵的品质。

所有平凡的人都趋于这种从小形成的条件反射,而从未思考过我们为什么要跑。不管你怎么跑,身上都会被淋湿,而大多数人总为了心中那小得可怜的安慰做无用功。这其实就相当于一种潜意识的逃避行为。而那个神情自若的人,他的内心是坚定的。因为他有一种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所有人都逆向奔跑,而他却能看着大风大雨,处变不惊。

在世界上,我们所见到的困难各式各样。绵羊在羊群中总喜欢往中间挤,因为最外层可以清楚地看见危险的深渊,它们不敢面对,它们宁可盲从,也不肯看清危机和困难。所以我们也常常因恐惧而消弭了心中的力量。

除了外界的困难,其实内心的痛苦和迷茫才是我们最无法直视的。说到这点,我立刻想到了列夫·托尔斯泰。他不仅是文学上的巨人,也是自己内心的巨人。他一生致力于阶级斗争,他希望可以帮助那些被统治的农民。而可笑的是,他自身是出生于贵族的。所以他的一生,因理想的不实现,内心都是痛苦和绝望的。可是他逃避过吗?他在生命之灯熄灭前的最后一夜,还想着逃离自己的贵族家庭,为更多穷苦人谋福音。这位作家是不容小视的,只有真正面对过心中巨大困难和痛苦的人,眼神才最为清明,志向才更为坚定。可是有一些群众,他们迷失于生活,可以说,他们是被生活统治的。正因为无法直视内心的恐惧,才使他们甘于平凡。

那么有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生活总是给予我们许多困难,而只施予我们星星点点的希望?殊不知一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者也”。困难,将会成为那些敢于面对的人的力量,这是无畏者的财富,是生活赐予内心强大之人的宝贵赠礼。

苦中作乐,痛定思痛。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