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贴窗花】
我一直以为,年味是从家中的油锅里蹦出来的香味,屋子里、院子里都香满了,盛不下了,又去胡同里缭绕。年味是饭碗中夹起的饺子,吃在嘴里柔柔的,往下一咽,肠胃都是香美香美的。年味也如酒壶里的酒,仰头一饮,霎时血管里如钱塘江涨潮,汹涌澎湃。可近几年,越来越觉得,这年味,不光能嗅到、尝到、感受到,还能看到。走到山乡的老家去,那窗户上光鲜的窗花不也是年味吗?
窗花,人们司空见惯,见的几乎有些熟视无睹。不过切勿轻慢了这些窗花。看上去平平常常的人物鸟兽花草,每一个都携带着深远的历史传说、美好的祈求愿望。有女娲补天的传说剪成的窗花,有飞天壁画剪辑而成的反弹琵琶,有后羿射日的故事,有夸父逐日的传说,当然还有李逵打虎的故事。而更多的的是“福”字窗花,平安窗花等所传达的祝愿。
窗花是山村人淳朴善良的美德的外化。那窗花描绘的是山村人向往兴旺发达的愿景。这些人骨子里只要丰衣足食,最好还能连年有鱼。一朵盛开的莲花下面,游弋着一尾肥大的鲤鱼,不就是连(莲)年有余(鱼)。看一眼那些红艳艳、绿茵茵的窗花,就让人忍俊不禁。美好的窗花,其实就是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美好的梦想,还有美好的企盼。
【篇二:过年趣事贴窗花】
过年的趣事,做豆腐,包春卷,放烟花,玩摔炮……哈哈,我一口气能说上一箩筐。今天啊,我来说个特别的,贴窗花。
离除夕还有二天了,妈妈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窗花,让我和妹妹负责把窗花贴起来。
贴窗花,我和妹妹开心的欢呼着,像饿了几天的大老虎遇见食物一样,从妈妈的手中抢夺过窗花,像第一次看见手机的孩子一样,飞奔着去贴窗花。
我像兔子一样,撞到了客厅的玻璃门上。对,你没有听错,是“撞”到玻璃门上。因为激动,跑的太快了,没刹住车,人就一下子冲了出去。幸亏玻璃够厚实,没有被鲁莽的我给撞的粉碎,要不我的头就要开出血红的花朵了。
我们俩个小家伙,神同步的站起来。抓住纸,对一个大财神爷下手去,为了防止把窗花撕破,我俩都非常的小心,一丁点儿,一丁点儿,小心翼翼地撕着,动作比蛆虫蠕动的还要慢,好不容易,才揭开来一道口子,拿下财神爷。
我跑去洗衣间,拿来一条抹布,把要贴窗花的玻璃,用湿抹布擦上几遍。我踮起脚尖,高高的抬起头,把财神爷放在我认为的移门正中心,转过头来,冲对妹妹高声喊:“毓儿,快帮看一下,我这个窗花是摆在正中间位置上的吗?”“是的,它在正中间呢?在的,在的!”妹妹像井里的青蛙一样,左顾右盼的看了一圈儿,大声的回应着我。
财神爷就这样被我按上了窗户。在把四个角都按定之后,找来一张硬卡片,用力的把分裂的口子合上,并把玻璃和窗花中间的水分全部挤压出来。就这样,一个鲜活的财神爷就胜利的贴好了。
另一个财神爷贴起来,可就是没这么容易了,不但位置要和之前的对应,而且高度和位置也要一模一样的相对称。
我像上次一样问了妹妹,可还是在我要贴上去的时候,手一抖,把窗花贴歪了。可贴上去了,又没办法将它扳正,只好让它这样一直歪歪的粘在净白的玻璃窗上了。
过年趣事多,欢乐多,不用写作业,还能看电视,玩手机,要是天天过年多好,我就不用天天愁写作业了。
【篇三:过年包饺子】
再过几天就是新年了,家家户户都在为春节准备着,我家也不例外。除了做卫生、贴窗花,每次小年的时候我们家都要吃饺子,但想吃可不容易,因为我们家都是自己包。
2019年是猪年,当然得吃猪肉馅饺子,所以奶奶早早就跑去买猪肉和饺子皮。上午我去上围棋课,回来时己经12点了。奶奶说吃过午饭,睡过午觉,下午我们来包饺子!这时我高兴地“跳”了起来。
下午两点,包饺子“大战”正式展开。我们把手洗的干干净净的,看起来没有一点细菌之后,就开始包了。因为我不会包,在一边玩的无聊,就用面做了一把短剑,我奶奶看见了,笑着把它放在盘子上,然后对我说:“你做的“饺子”放在这个盘子里,等会儿自己吃。”奶奶有点瞧不起我做的“饺子”,我有些失落,动作也慢了下来。爸爸见我不会包,就教我包。我看一遍流程后,大概明白了一点。于是,我按照爸爸教我的方法,包了起来。
我把饺子皮放在左手上,用勺子舀了一大块肉放上,把饺子皮两边一按,一个饺子就包好了。我自信满满地给我爸看,“包的比刚才好多了”,他说。
听到了这句话,我按照刚刚那样,继续照葫芦画瓢,我一口气就包了10个。这时爸爸说话了:“怎么样?会了吧,我教你的好用吧!”我心里十分高兴,但我没有回答他,只是点了点头。包饺子看似很简单,实际做起来很难,但只要掌握了其中的窍门,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饺子皮包完了,奶奶数了数,有100多个,看着整整齐齐摆在盘子里的饺子,我心想:“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开开心心聚在一起,也许这就是团圆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