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宽容】
“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容。宽容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美德。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位宽容大度的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鲍叔牙。他不计较管仲的自私,理解管仲的贪生怕死,即使管仲常欺骗他,他也始终“不以为言”,还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取代自己做了当时齐国的宰相。管仲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诚如鲍叔牙所愿,管仲从政后,“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诸侯由是归齐”,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
宽容不仅仅止步于人与人之间的和平相处之时;与人竞争时,也要学会宽容自己的竞争对手。狼改不了吃羊的本性,但如果捕杀净尽,羊群反而容易产生瘟疫;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但一旦英雄寂寞,不用关进栅栏,凶猛的老虎也会变成病猫。宽容对手,这是更高境界的宽容——我们的对手因我们的更加完美而存在。
林肯总统就是一位宽容对手的典范。他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这引起一位议员的不满,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把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一语中的。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手或许也就是我们潜在的朋友。
宽容是一种美。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了风和日丽;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獗,才有了浩淼无垠;苍莽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强食一时的规律,才有了郁郁葱葱的生机盎然。
有道是“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宽容正是那壁立千仞的泰山,那容纳百川的大海。睚眦必报的人,只能说明他无法虚怀若谷;言辞刻薄的人,最终也用这把双刃剑割伤了自己;以牙还牙的人,最终也只能以自己的牙齿硌掉了自己的牙齿罢了。
学会宽容,因为只有如此,人才能拥有比海洋还广阔的胸怀,比日月还长久的幸福。
【篇二:友谊论】
与朋友的交往应该是最轻松的事,少了一种紧张,多了一份轻松;少了一丝冷漠,多了一些温暖……当然,友谊是脆弱,朋友之间要多理解,多沟通,用真心与忠诚让友谊之花绚烂开放。
理解是友谊的基础,沟通是心与心的桥梁,在管仲平步青云之前,生活穷困,尝与鲍叔牙经商,利多自与为鲍叔出谋划策常常使情况变得更糟,但鲍叔一点都不怪他,鲍叔明白管仲只是一时的不得意,在管仲遭受牢狱之灾后依然向齐桓公推荐他。“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的慨叹既是珍惜也是感激。正是他们的沟通,他们的理解,让他们心心相惜,让他们的友谊如长城一样坚固不摧。朋友之间难免有小摩擦,不能解除心结就只能一拍两散,所以要多沟通,多理解,为彼此的友谊罩上一层保护伞。
忠诚是友谊的防腐剂,真心是友谊的加热器。三国史上,桃园三结义是故事开端,也是贯穿始末的线索。这其中尤以关羽对刘备的情,义令人荡气回肠。他护送两位嫂嫂义无反顾踏上与兄长会合的道路。面对曹操的优厚条件,他一心念叨的只有刘备。过五关,斩六将,成就千古绝话。这就是朋友,这就是友谊,并不需要物质的装饰,更不是金银酒肉的往来,只要忠心、诚心、没有了真心,朋友也如陌路人。
我们现在社会生活水平提高竞争激烈,有些人为了生存,为了一己私利,朋友已不再是朋友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让人身心疲惫,为何不卸下伪装的面具,敞开胸怀享受朋友的关怀,友谊的温暖,收获生活中的滴滴感动,而拥有知己朋友的人要好好珍惜这友谊,万千世界,相知相惜真得很难得。
友谊是脆弱的。要用理解与沟通对它悉心培育,要用忠诚,真心为它遮风挡雨。友谊是纯洁的,要用理解,沟通荡涤污垢,要用忠诚,真心为它添上保护膜这样的友谊才会牢固,这样的朋友才会长久,这样的生活才会快乐。
【篇三: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要珍惜友谊】
今天,我读了一个故事,名字叫:《管鲍之交》。让我懂得了友谊的可贵。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春秋时期,齐国有两位贤人,一位叫管仲,一位叫鲍叔牙。他们不仅是好朋友,后来还一起做了齐国公子的老师,管仲辅佐公子纠,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
齐襄公继位后害怕各位公子的势力威胁到自己的王位,就想加害公子纠和公子小白。无奈之下,管仲协助公子纠逃到了鲁国;鲍叔牙协助公子小白逃到了莒国。不久后齐国内乱,齐襄公被杀,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争相回国继承王位。结果公子小白捷足先登,成为国君,史称齐桓公。公子纠被杀,管仲也成了阶下囚。
齐桓公要拜鲍叔牙为相并处死管仲。鲍叔牙非但没有这么做,反而劝说齐桓公拜管仲为相。齐桓公听从了鲍叔牙的意见。管仲对齐国的富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了让管仲没有顾虑,鲍叔牙悄悄地离开了他们,隐居起来。
鲍叔牙死后,管仲回忆起过去鲍叔牙为他付出的一切,感慨的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世人把这种深厚的友谊称为“管鲍之交”。
读完这个故事,我不禁想起一句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古人很看重友谊,我要向他们学习,学习尊重友谊和珍惜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