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快乐,来自于加法】
在小学一年级,老师就教我们学习“加法”,“减法”,我最喜欢的就是“加法”。
——题记
“加法”是我觉得很好的、很让我痴迷的两个字,加法会带给我快乐,会在我迷茫、茫然的时候带我找到正确的方向。每次上数学课,我都想着,老师会不会出加减法题给我们算啊:我只想上加法,不想上减法。
我觉得加法是我在家里干家务活,妈妈给予我加零花钱时的快乐,加法还是我在上数学课上得到一百分,老师给我加小红花时的快乐。这些都是我心目中的加法。
而妈妈觉得加法是这样的:如果每天的家务活如买菜、洗衣服、做饭、拖地……都能通通一扫而光的话就好了。爸爸觉得加法是:如果每天上班老板都给他加薪的话这就是加法带给他的快乐,而奶奶觉得:加法是如果我织的毛衣能再加一些花纹,那就更完美了,这就是加法带给奶奶的快乐。
而爷爷觉得:如果在和邻居下棋时,在棋子中多背几道公式,就能胜利了。而我哥哥觉得加法是这样的:如果在初三考试时,不用千辛万苦能拿到入取通知书的话,这样他一定会给自己加上一千分,一万分的。
在我们这一大家子中,都觉得加减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而这些都体现在了我们的生活中,让生活更精彩。
这就是来自于“加法”的快乐。
【篇二:我的出国梦】
有幸参加了小记者团组织的哈佛有些毕业生助你寻找学习之路的活动。因为时间比较紧,我和爸爸匆匆忙忙的赶到了萧山宾馆,雨淅沥沥的下着,但丝毫没有阻挡我的热情。会场里人山人海,看来同龄的小朋友们对学习的渴望程度并不亚于任何人。
JOE是个非常幽默风趣的老师。他的成功经历深深吸引着我。他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福建家庭,从小的艰苦的生活历练了他能独立、善思考、能沟通的品格。通过他自己一步步的努力,从学习氛围并不是太好的学校得到了耶鲁大学的入取通知书,那年他才18岁。
出国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当爸爸问我以后想去哪里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回答,那就是德国。从爸爸的手机中我了解到,德国人做事非常的严谨,非常的崇尚标准,任何事都井井有条。从现在起,我要努力,争取和JOE一样,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得到慕尼黑大学的入取通知书。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如,JOE教会了我要多和身边的人沟通,因为人人都是我的老师,课堂上教会我们的是知识,而社会教会我们的是经验。我一定会实现我的梦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