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书相关作文

【篇一:坚持也如诗】

自己最爱篮球,曾经也最爱控球与过人,赛场上的左突右过,将比赛掌握在股掌之间,感觉就像诗一样,张扬绚丽,让人沉醉,直到一场比赛,原本以为胜券在握,却不料。过人,跳投,不中;变向,再投,不进;转身,还投,又没有。看着球一次次的从篮筐旁滑落,一次次弹出,发出一声声清脆,像是在嘲笑我的响声,看着队友最后安慰我时有些苦涩的笑脸与眼底的深深的失落,我实在无法对队友说出“手感不好”这样苍白的借口。面对失败,暗下决心一定要苦练投篮。

放了学,背着书包,抱着球,带着羞愧与决心来到球场,球场空荡荡的,显得有些压抑,练习开始,便发觉它太难了;手一次次抬起落下,伸出收回,篮球被抛向篮筐,进或不进,都会掉在地上,溅起一杯尘土,待得尘埃落定,一切又重新开始,其余的什么都没有,连思想都似乎被禁锢住,累的感觉都不愿停留;单调枯燥的火焰燃烧着内心所剩无几的耐心,此刻我才明白了坚持二字的艰难与狰狞之处。

放弃吗?不,失败的痛苦与汗颜依旧刻骨铭心,怎能轻言放弃,想起曹雪芹呕心沥血的用笔一生方才书写出宏大的《红楼梦》,他坚持了下去;想苏武牧羊的点滴事迹,他也坚持了很久;想起牛角挂书的李密寒窗苦读,他,也选择了坚持。

突然觉得心中繁华洗尽不在那么焦虑了,听,球砸在地上的声音不是引人烦躁的,而是蕴藏了一种诗意;看,球的抛出并不单调,这过程中,它的弧线多么美妙。坚持的平平仄仄是不易察觉的;平是静下来的心态,褪去浮躁与焦虑后,在投篮时便有了一份灵动,多了一份享受,球贴在手指上时丝丝入扣,感觉已经把握住了球的脉络,平,平静平和;坚持的仄如同涅槃重生,在单调中重生,重生后就能发觉篮球入网时声音的跃动;投进时身上每个细胞发出的雀跃,信心的增长与球感的熟悉。这平仄间的乐趣,若不坚持,怎能体会呢?

坚持如诗,更像一首田园小调,平静中与时间为伴,涅槃时同享受相随;当我最后高举奖杯时,才发觉投篮中的坚持,没有过人的绚丽,配合的多彩,但在朴实中,不显山露水时带给人成功与机遇;坚持如诗,可又有几人能懂?几人愿读呢?

【篇二:书痴就是我】

书是人类知识的源泉,如果一个人不读书,他就只生存在一个渺小的世界里。古往今来,历史上总不乏“书痴”,囊萤映雪、牛角挂书、废寝忘食……一个个体现好学品质的典故也纷来沓至。我们身边也从不缺“书痴”。

我的母亲是一名“书痴”。虽然平时她忙得脚不沾地,但只要一拿起书,眼睛就再也挪不开了,好像哪怕十万火急的事也无法勾回她流连于书海中的心神。

去年,我在暑假时向镇上的图书馆借了几本书。几周后,母亲好不容易在忙碌中挤出一点时间陪我还书。再进图书馆前,母亲还千叮咛万嘱咐说进去一还书就回家,可谁知刚还了书,我转身便看见母亲手捧一本《摆渡人》如痴如醉地看了起来好像一匹饿狼看见了美味的猎物般如饥似渴。

母亲静静地端坐在桌前,只见她双手捧着书本,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本书,一目十行的翻阅。这期间,母亲偶尔因故事的跌宕起伏而发出几声轻叹,不久却又如释重负般发出几声轻笑。虽然没有读过那本书,但在母亲的“演绎”下,却依然了解那本书丰富的故事情节。母亲仿佛已身处书本中,仿佛就是那故事中的主人公。

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读书能医愚,读书能治穷,读书能疗病,读书能励志,读书能致远,读书能练达,读书能聪慧,读书能知道怎样交友,怎样识人,怎样说话,怎样做事,怎样活着才能身心健康,读书明白神魔样的人生称得上完美无憾。”是啊!读书的好处无穷无尽,好书总令人受益匪浅。所以,为了拥有一个有意义的人生,我们应当多读书,读好书,力争做一个“书痴”。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