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的作文】
日子总是悠长而又美好,午后淡淡的阳光撒在《论语》薄薄的书页上,整本书也散发出柔和的光芒,恍惚中我仿佛又看到了他,那个温润如玉般的男子,那个在感恩中踽踽独行的人。是的,他感恩,用自己生命的代价。
因为感恩,他追随老师奔走六国,不离不弃;因为感恩,他穷居陋巷钻研学术,矢志不渝;因为感恩,他坚守立场而从不离孔门半步;因为感恩,他处乱世却坚守仁义;因为感恩……颜回,这个从几千年前走来的男子,带着一颗永不停止的热忱的心,把自己的全部都献给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那些他爱的人,那些他沉醉的事,还有那些明知无望却一直坚守的梦想。感恩老师。如果你问颜回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是谁?也许不须思考,他的灵魂也会给出答案,那就是——孔子。这个在他生命中像神一般存在的人占据他全部的精神世界,他曾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无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也因此,在少正卯与孔子争夺弟子时,使“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唯有颜回未离孔门半步;也因此,在孔子颠沛流离甚至沦为“丧家之犬”时,他也无论何时紧紧相随。我想早在孔子被误认作曾侵犯匡地的阳虎而被匡人围困时,他说出“子在,回何敢死”之时,又或许是更早,他早把孔子当做比生命更重要的所在,他在用自己的全部来表达他的感恩,表达他心中最虔诚的信仰。他和他,是师徒,也许更胜父子,所以在颜回死后,孔子才说:“噫!天丧予!天丧予!”也许,他从未离开过,他用这份感恩筑起了千年不倒的丰碑。感恩儒学。“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在学术方面,他单纯得像个孩子,抓到了“儒学”这一奇珍异宝便再不放手,即使处于贫贱,即使处于陋巷简屋之中,也不改初衷。他孜孜不倦,以近乎疯狂的姿态投身于他的学术中,从此再也没有改变,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感恩儒学让他知道做人的道理,他感恩儒学让他明白仁义忠孝,他感恩儒学让他明白在乱世之中圣明的学说。因此,他不断前进,永不停止,像一个永不停止的陀螺,不分昼夜地转动着,最终他呕心沥血,以致劳累而死。
我想那一刻他一定是笑着的,笑得很幸福,因为为事业献身大概是他认为的最美好的归宿吧。他从来都是个单纯的人,明知战火纷飞,明知世人皆“汲汲于富贵,戚戚于名利”他却如飞蛾扑火,向着火红明亮却又不知前途的远方奔去。他有着一颗热忱的心,一颗对着所有世人的感恩的心,明知微弱的热,却依旧可以照亮千年后的世界。也因此,虽不曾入仕,却为七十二贤之首,却千年来被尊为“复圣”,经久不变。恍惚间,我透过书页似看到了他,他依旧行走在那条路上,衣袂飘飘仿若仙人。不,也许他就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仙人,永不停歇。
他永远在奔跑着,永远只把身影留给地平线,就像每一个倔强地追逐梦想的孩子。巍巍颜回,谦谦君子,如同一道纯净的光,照亮了历史,照亮了每一个爱他的人,他让大爱永存,让点滴的感恩之光永远照耀在大地!
【篇二:孔子的一生】
这是孔子这个专题的最后一章,下一节就是孟子了,故今天有必要说一说孔子的一生。
孔子是“孔家老二”,在历史上有太多有作为的人都不是老大,刘邦是“刘老三”,陈平是“陈二”,李世民也是有许多兄弟的。如果孔子是老大的话,那么他哪有这么多时间来自学成才?
话说回来,孔子长相奇怪,是一个倒梯形,身高九尺有六寸,一个标准的山东大汉。他的影子是多么的长,以至于2000多年以后的中华民族,都走在他的影子之下。孔子是位“痴人”,在他的那个时代,周王朝早已土崩瓦解,到处都是乱臣贼子,在这种时候要“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真是无异于痴人说梦。
孔子的一生都在追寻,追寻那个可以理解他主张的君主,可是并没有成功。鲁哀公、楚昭王、齐景公、卫灵公,都对他置之不理——他的想法在他们看来已经不适合这个社会了,就像一个推销员在推销早期已经过时的产品。他就像一个蜡烛,试图用他的“仁”、“爱”来照亮这个黑暗的世界。
最后,他彻底绝望了,如用快要熄灭的蜡烛在冷风中,忽明忽暗。“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人人学者,其由与!”“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吾未见刚者。”“吾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吾未闻好学者。”这一连下来好几个“未”,仿佛将社会的所有人(包括他自己的学生)都否定了一遍。是的,他已经看破了红尘,是时候该停下来休息了。
孔子靠弟子冉求的帮助,又回到了鲁国。“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他确实该写点什么了。《春秋》,这是一个时代都因此得名的著作。孔子也是十分好学的,“孔子晚而喜《易》,序《象》、《系》、《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他将《易》这本占卜之书改造成一本哲学之书,使《易》加之到了儒家的“五经”之中。
蜡烛总是会烧完的,弟子一个又一个的逝去,颜渊死了,孔子的心灵受到了打击——“天丧予!天丧予!”颜回死于贫困,连棺材都没有,他为此失声痛哭,不久,子路死在卫国了,由于打抱不平,被人剁为肉酱,他的精神支柱彻底崩塌了,他最后在落日的余晖之中长叹一声。
圣人洒泪去了,如蜡烛,熄灭之前最后一次耀眼地一跳。
天地之间,一片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