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舌尖上的美味】
龙虾耀武扬威地挥舞着大钳子,看着十分新鲜,但其味不过尔尔,只适合做干锅。而且只有蒜蓉味和香辣味两种,过于单一。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见过有人吃呛活虾,还见过有人吃醉虾的呢。所谓呛活虾,就是置一盆青虾,沾上独有的调料,如瓜子般嗑而食之,据说放在嘴里还在动,一下子蹦进喉咙里,几至丧命。但食客们自有办法,把一杯黄酒洒在盆里,虾亦颓然醉倒,不再活蹦乱跳。
白虾与青虾还是青虾比较味美,但水晶虾饼非白虾不可,要说做虾,属闽南馆子做得好,满满一盘清炒虾仁炒出来晶莹剔透,油光可鉴。食用时不放任何调料,原汁原味放进嘴里,满嘴鲜香,散开后再细细咀嚼,那是一种妙不可言的感受。闽人当擅治海鲜以独步天下。
别以为虾仁就可以代替新鲜虾,瞒不了知味儿的食客。因此,每次顾客进门时店小二便会扯着他那山东腔:“二爷,甭起虾蛮啊,虾蛮不信香。”(客官,不要吃虾仁了,虾仁不新鲜。)食客便心知肚明。
要说水晶虾饼,只有浙江的馆子有卖的,十分妙。将白虾剁成碎碎,用早已和好的面皮缚住虾仁,随即扔至锅中油炸。装至碟中,面皮晶莹剔透,可见其中虾仁蜷成问号状,入口外焦里嫩,一咬满口鲜汁,二吮,饼的醇厚,虾的鲜香,完美地融为一体。
虾有千百种,吃法也各有千秋,各位客官,来点什么?
【篇二:中秋思念亲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盼着盼着,终于将圆月盼来了。院内,秋风习习吹过,一声声清脆的风铃声悄然响起。“那是何时的事情?哦,对了,是那次……”
晚上,灯火通明,亭台楼阁的边上,都会挂起一个个彩灯。大道中更是人声鼎沸,绚丽多彩,每家小店都卖着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玩意儿,总能吸引行人的注意,挽留行人的脚步。
“哥,我想要那个!”一个年仅8岁的小孩稚气地叫道,那张脸上显露出不尽的天真无邪,手直直地指着那个小店上的招牌。“那个虾饼看起来好好吃!”他兴奋地乱蹦,眼珠子直盯着那金黄金黄的虾饼。“可是墨儿……好,我去给你买。”一个高大的少年摸摸他的头,转身去买虾饼了。
“快,趁热吃吧!”少年温柔地说。“知道啦,还是翼哥哥好。”小孩开心地说,手里紧紧地握着虾饼不放。“哥,有没有觉得,它好像月亮——又圆又黄。月亮一定很好吃吧!”小孩望望月亮,又看看虾饼,眼里闪着喜悦的光。他咬了一口,“确实很好吃!哥,你也尝一点。”说着,也顺手掰了半个。
“好。”说着,那个少年也吃了一口,眼里不禁闪着泪光。“哥,我想娘亲了。”小孩望着那轮清白的月亮,不由自主地感到一些凄凉。“我也是……”说着,两兄弟靠在了一起,一同望向那轮让人感到寒意的月亮。
“本是个团聚的日子,可如今,亲人们却都不在身边。唉……”小孩低着头说道,泪水滴落在少年的衣襟上。“别哭,你还有我!”少年对小孩说道。小孩一听,立刻不哭了,扑到少年的怀里,手攥着少年的衣服,久久不放下。
夜晚,少年将小孩放在了郊外的一个简陋的小屋里。“睡吧,只求你保护自己。”少年轻轻地说。“明日我便要参军,不能再陪你了。这个风铃,就当作陪礼好了,以后,便有它陪伴着你了。”说完,他将风铃裹好,放在小孩身边,和婶娘交待了几句,便背起行装出发了。
8年过去了,那风铃仍在响着,木板上的图片也更让他难忘。他静静地看着,仿佛又回到了那时,他们相互地依靠,坐在桥上,一同望向那清白的月亮。
“哥,今天是中秋,我想你了!”说完,他抱着风铃,坐在地上失声大哭,一如儿时。
【篇三:苍山脚下的白族】
巍巍苍山,悠悠洱海孕育了一个古老的民族——白族。它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个多彩的少数民族。我很幸运自己能成为这个民族中的一员,我在这个能歌善舞、与人和善、纯朴的民族中成长。
你要问我信什么,我信佛。佛教是我们的民族信仰,向来白族素有“佛庙国”的美称。从南诏王时期劝奉以后,佛教奉行,特别“滇佛”奉行。在我的家乡寺庙林立,可谓“四百八十寺”,如:大理寺、崇山寺、观音寺等。一年中最热闹的是庙会,许许多多的人们在寺庙里拜佛,祈求全家平安,身体健康等心中的愿望,因此佛教人民有了一颗菩萨一样的心肠,与人和善,宽容待人。所以白族是个团结和睦的民族。
孔子曾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在白族充分得到了体现。白族人特别好客,无论你何时到白族人家,都会受到热情款待。首先你会喝到带有白族特色“三道茶”,算是为你接风洗尘吧!第一道名为“苦味茶”,第二道名为“甜味茶”,第三道名为“回味茶”,代表人生一苦三甜,苦尽甘来。我们生活在洱海之滨,洱海是我们的“母亲”,她养育了我们。所以我们白族的海鲜类比菜类丰富。接下来你就会尝到许多由海鲜做的饭菜,如:虾饼、炒海带、虾锅饭、虾条、麻辣鱼等。
“烟花三月到大理”,在春暖花开,雪山融化的时间到大理,正是白族旅游文化盛行的日子。一年一度的三月街,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汇聚苍山脚下,他们带来了地方特产,有水果、药材,各种手工艺品。此时最受欢迎的数白族对歌比赛,你会听到用白族语言唱的民歌和看到许多白族“小金花”在跳舞。戏外还有许多活动,如“赛马、荡秋千、耍大绳、舞龙等。
俗话说:“一个民族特点大都会聚在工艺上”。银是白族最常见的一种工艺材料,它代表平安。有银镯、银耳环、银手链等,上面刻有金银花、兰花、十二生肖、佛、观音、苍山等,各式各样。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服装,白族也不例外。白族帽代表“风花雪月”,上关风,下关月,苍山雪、大理月。因白族喜爱白色,所以服装大多以白色为主,又因白族喜爱喜气,所以服装中大多会添有红色。
白族是个文化悠久的民族,具有浓厚民族风俗和习惯。时间流逝,白族依然在巍峨矗立的三塔之旁,世代传承着,不断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