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筒粉相关作文

【篇一:家乡的味道】

“番叽嘟”、“秘寿”、“饼哆”、“脆条”、“米饺”这些美食的名字你听说过吗?这来自我的家乡靖西市的独特味道。

我每次回家,都能吃到用家乡特有的大香糥制成的各种小吃,聪明的家乡人用各种食材做出的美食,我都觉得那是世上最好吃的,因为满嘴荡漾着家乡的滋味,满口都是家乡的情!

家乡的一切在我眼里都是那么的特别。早晨,太阳刚升起,各家早餐店早已忙碌,各种香味扑鼻而来。男女老少在不同店里吃着家乡人做的卷筒粉、煮粉、自制面条、包子豆浆……丰富的早餐拉开了一天的序幕。中午,太阳到了天空最高点,街上又摆起凉粉、糍粑、米饺等供人们享用。特别是夏日的午后,龙潭边上,很多人都边品着美食,边舒服地享受日光浴,十分惬意。日落西山,夜宵摊又开始登场了,家乡的夜晚总是显得十分热闹,忙碌辛苦了一天的人们,都喜欢叫上几个朋友聚集在一家家烧烤店、奶茶店,谈谈心、品品美食,消磨释放一天的疲惫和压力。

其实,家乡的味道不仅仅来源于美食,还有新鲜的空气、美如画的风景和浓浓的亲情。俗话说,不管你走多远,家乡永远欢迎你,永远牵挂你。这几年我来百色读书了,但每次过年过节只要我不回家,奶奶和外婆都会给我寄来她们亲手包的粽子,亲自打的“饼哆”……每次吃到亲人寄来的家乡美食,那熟悉的味道,真的感觉很幸福。我想对所有远离家乡的游子们说:“家乡是你的母亲,她给予你无限的爱,她见证了你的笑容,你的成长,你的每一点进步她都看得到并记得一清二楚。所以,游子们,有时间常回来看看培育你成长的母亲吧!不要把家乡的味道给遗忘了。”

我爱我的家乡,在这儿的人们勤劳勇敢,相处融洽,幸福和谐,美食、人文、美景组成了家乡最独特的标志。我会永远把这味道记在心头!但愿这些独特、迷人的家乡味道能继续代代相传,并变得越来越好,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建设我的家乡。

【篇二:卖卷筒粉的阿姨】

南宁市鲤湾路上的一个小巷口,有一个专卖卷筒粉的小店。店面十分小,而且设施非常简陋。这个小店小得只有三、四平方米,里面只放了两张小四方桌和七、八个小矮凳。可是那儿常常顾客盈门,如果你要吃上这美味的卷筒粉,你必须要有耐心,在那儿等上十来分钟才行。

经营这小店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阿姨,这位阿姨个子不高,有点儿微胖。只要踏进这小店,你都会看见她面带着朴实温柔的微笑,你会感觉她和蔼可亲。她会亲切地对你说:“你要什么?”让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她那忙碌的身影。她现蒸现卖,麻利快速地给顾客端上一碟碟可口的卷筒粉。

这天,我们几个同学一起走进这家小店,要尝尝那的卷同粉。我们每个人个点了两条卷筒粉,有素、有肉。只见她右手勺起一大勺米浆,左手迅速揭开锅盖,然后,快速地把米浆倒在蒸布上,飞快地平铺开来,紧接着,盖上盖子。她转身又揭开另一个锅盖,右手握着一根长条竹扁棍,一刮,一挑,一块蒸好的粉面出锅了。阿姨麻利地配上各种馅,最后一卷,一撸,一条透亮的卷筒粉就摆在了我们客的面前。她动作那么的娴熟,让我目瞪口呆。我觉得她不在制作卷筒粉,而是在用心描绘着生活中的一幅画卷。

拿到了卷筒粉,我们因陋就简,把高凳子当桌子,坐成一排,就迫不及待地狼吞虎咽起来。不久,每人面前的碟子就空空如也。“真好吃!”“中午我们还要来吃。”我们吃兴未了,都期待着中午快点到来。

经了解,这阿姨已经在这儿开店七年了,只有过年才停业几天,几乎是整年营业的。她每天清晨四点就必须起来工作了,剐馅,磨浆,调料……六点准时开门营业,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可她从不叫苦叫累,永远保持着热情待客。她是一位十分平凡的劳动者,又是一位多么不平凡的劳动者。我觉得她的勤劳与微笑给我们这座城市添了一份温馨与快乐。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