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最敬佩的人】
大家都有自己敬佩的人吧?今天我就讲讲我最敬佩的人。
我最敬佩的人是机智勇猛的大将粟裕。他身材矮小,看起来弱不禁风,实则精神抖擞,勇猛善战。
一次战斗中,粟裕率部与敌军交火,由于他作战经验不足,见部队几次冲锋都没有什么效果,于是他一把夺过一挺机枪,带头往前冲。谁知敌军火力更猛,粟裕心里很不服气:“看你凶,我要打掉你!”只见他猛然甩掉头上的帽子,手一挥,高喊一声:“冲啊!不怕死的跟我上!”只听“轰”的一声,一发炮弹在他身边爆炸,掩盖住了他的声音,粟裕只觉得眼前一片漆黑,就不知道怎么回事了。
战斗结束后,粟裕仍然昏迷不醒,战士们把他抬到医院。由于条件简陋,医院无法进行开颅手术,只好用纱布把粟裕的头紧紧缠住。几天以后粟裕才从昏迷中醒来。
再次受伤是在与许克祥的一次交战中,当时粟裕率领28师攻打硝石的国民党军。敌军的力量远远超过粟裕的部队,敌人见红军人少,便不断地向红军发起进攻。当时粟裕和政委萧劲光在指挥战斗。敌军占领了一个制高点,看着战士们一批一批的冲锋,可都被敌人打退了,粟裕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和萧劲光商量,让他亲自带队干掉敌人,可萧劲光坚决不同意,经过粟裕一再请求,萧劲光同意和他一起去前沿作战。两人带着队伍赶到前沿,经过奋力攻击,敌人被打垮了,两人带队乘胜追击,不料小部分敌人从后面向粟裕的部队打来,由于粟裕躲闪不及,左臂被打中,身边的警卫员看见粟裕摇晃了几下,倒了下来,忙把他送到军医院,由于粟裕臂上的神经被打断,出现坏死现象,必须锯掉。粟裕坚决不同意,几个医生只好采取另一个方案,医生要把坏死的部分切除,可是没有麻醉药,一般病人会受不了巨大疼痛的。而粟裕说:“没关系,你们开始吧,我能忍受。”这可是从身体上挖肉啊!医生对这位将领的敬意油然而生。于是医生用麻绳将手臂绑在凳子上实行手术。粟裕疼得脸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滴,但是他一声也没有吭,脸上的表情仍是那样的坚定,几个医生都禁不住掉下了眼泪。
直到后来,粟裕的左臂也没有治好,粟裕将军就用这只受伤的左臂指挥着千军万马。
他就是我敬佩的人——骁勇善战的粟裕大将军。
【篇二:踏着先辈的足迹前行】
他为人刚毅坚强,他所做的努力,任何人都无法动摇;他在军事上的想法和出众的表现,让他在这一生中立下了赫赫的功绩。为了党和人民,他并不在乎自己的名誉,三次辞帅的精神让人敬佩不已。他,就是被称为中国现代第一军事家的——粟裕。
1943年春,粟裕同志率领军队进驻黄海沿线一带。生活在海边的他们经常水土不服,吃的是粗荒粮,穿的是土布衣,住的是破草棚。可粟裕同志并不介意这些,为了战争的胜利,为了人民的安康,他一头扎在工作里。忙碌之余,粟裕同志更是心系百姓。他关心群众生活冷暖,亲手做荷包蛋给陈大娘,把自己唯一的一件厚大衣送给了吴大爷……对这样一位爱民如子的将军,老百姓们无不打心眼里敬佩感激。
在战斗中,粟裕将军更是身先士卒,跃马横枪。他抗日救国、英勇杀敌的戎马生涯令人由衷地敬佩。张闻天先生曾评价:粟裕人格品德光彩照人,有一颗金子一般的心。是的,正是因为有英勇的先辈们,才有了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先辈们的精神气概如金子般,激发了我们心底的斗志,照亮了我们前行的方向。在安稳舒适的环境中生活的年轻一代的我们,应当非常清醒地认识到,从没有什么和平的年代,只是有人一直在为我们遮风挡雨负重前行。我们的肩膀上扛着民族的重任,我们的明天里写着祖国的未来。
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继承先辈遗志,发扬民族精神,奋发学习,努力自强,不负祖国人民的重托,踏着先辈的足迹,不懈——前行!
【篇三:那段日子,我忽然长大】
江奔腾不息地涌动着,海澎湃起伏地翻滚着,汇聚一起,予江海大地以活力与滋养。
——题记
我是南通,屹立于江海大地之上。江,赐给我希望和活力;海,赋予我内涵与底蕴。二十世纪,那段风云变幻的日子里,那些拼搏奋斗的时光中,我忽然意识到:我长大了。
江
“中国最早有民族轻工业,不能忘记南通的张謇。”毛主席曾这样评价张謇。那段日子里,张謇便是我心中那条充满生气的大江,他让我看到了民族复兴的曙光。清末朝廷腐败无能,国外列强剑拔弩张,民族危急存亡之时的张謇站了起来,担起了属于江海人的重责。他身为状元,本应仕途光明,但他并未就此罢休,见国家危机空前,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实业救国的道路。
创办大生纱厂之时,债务危机几近将他压垮,可是他硬是咬牙坚持,永不言弃。终于,江海大地上,茫茫荒地化为万亩棉田。又紧接着,更俗剧院,南通博物苑,通州师范学校等拔地而起,我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近代第一城”。
从此,我开始自强,向中国梦迈出第一步。
张謇像一条江,一条带给我生机的江。他掀起了“兼容并包,追江赶海,奋勇争先”的时代潮流,教给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更让我学会去奋斗拼搏,让我意识到自己也能成为推动中国复兴的脊梁。那段日子,我忽然长大了。
海
芦荻在《风雨吟》中说:“我有年轻舵手的心,在大地风雨的海上。”那段日子里,粟裕将军便有海般的革命情怀,他让我领悟了自己的红色底蕴。解放战争时期,内战的残酷使我的发展严重受挫。这时,粟裕再次把我的信心点燃。海安保卫战中,敌众我寡,形势严峻,可他临危不惧,采用迂回战术,结果重创敌军,取得了“七战七捷”的战绩。而三十年后,他再次来到海安,作出周密的战略部署,“宁可千日有备,不可一日无防”“让这面红旗永远飘扬于江海平原,黄海之滨”,他掷地有声。对你而言,战场就是你的故乡:对我而言,战旗之红便是我精神的底色。
在刀光剑影中不向敌人屈服,而是勇于亮剑;在和平年代时不盲目乐观,而是居安思危。这份红色情怀何尝不像海一般深沉厚重,流淌于我的血液之中,时常在我前行的步伐中警醒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懂得像革命家一般谋略高瞻远瞩,思想深沉似海,并将它一代代传承下去。那段日子,我忽然又获得成长。
回首峥嵘岁月,我应该更好地把握现在。
长三角一体化的号角正在吹响,沪苏通长江大桥、南通新机场、北沿江高铁、通州湾港口建设……新时代的我正勇立历史潮头,建设“北上海”,这正是我青春的风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应做新时代的追梦人,实现自己青春的绽放!
那段日子,我忽然长大。正是江与海,让我获得了成长。
江海,此之谓南通。珍惜青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