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忆】
爸爸在我的心中还是很重要的,我总觉得我十分了解他,可有的时候,我却认为我离他很远。
记得我在上幼儿园的时候,爸爸常在国外上班,他工作在越南,要很长时间才能回家一次。
那时我还在上幼儿园,从幼儿园回到家后一眼就看到了爸爸,对与从小爸爸、妈妈、爷爷就在外面上班,而只有奶奶陪着的我来说,当时的我不知道有多么兴奋,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奔向了他。我紧紧滴抱着爸爸,生怕一不在意爸爸又去上班了。来到幼儿园,我不再像平时那样,话很少,而是与大家一起玩游戏,一起聊天,整天都笑眯眯的。
可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而当时年幼的我,浑然没有时间的概念,转眼间,一个月就过去了。
这天,我还在幼儿园里上电子琴课,却不知即将有一场让我痛苦不已的画面要上演,这时,老师叫我收拾书包,有人接我回家,我满脸疑惑,可还是跟着回去了。
奶奶拉着我的手,来到了小巷子口,这是爸爸也来了,我可开心了,可奶奶却说:“跟爸爸说再见吧!爸爸要去上班了!”听到这个对我来说如同晴天霹雳般的消息,顿时我的眼泪就如雨如注般的下来了。当时我还小啊,才5岁不到,虽然不懂什么叫亲情,不知道亲情的重要,可当得知爸爸要上班时,我便心急如焚。这是,一辆的士跑来了,爸爸朝它挥挥手,便打开门想要上去。我立即挣脱奶奶的手,向的士飞奔过去,我从小就跑得快,再加上我这不想让爸爸上班急切的心情,直接冲到车前,一手抱着爸爸还没上去的右脚,一手扒着将要关闭的门,脚还不由自主地往车上挤。我几乎声嘶力竭地大声叫到:“不许走,不许走!”过往的路人都用好奇的眼神望着我,对我指指点点。可是我不管那么多,就是不让爸爸走。可最后在大家的“帮助下”爸爸坐着车子离开了,这一走就又是半年啊!
我大声哭着,嘴里嚷嚷着,口齿不清,说实话,连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在说什么。我满脑子只有爸爸!爸爸……
哎,这真是一次悲伤的回忆啊!
【篇二:我最喜欢的经典作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中的句子。也是我们刚入初中时所接触的,但是,在我看电视时,常听见这些话从五六岁的小孩子口中说中,可见,《论语》这本著作是多么受人欢迎,也是引导小孩们从小喜欢的著作。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意思是三个人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也告诉了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都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句话很简单也很容易记,但时这么简单的一句让我们知道了一个道理:我们要有自知之明,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装懂,还学南郭先生滥竽充数。还有,当我们不明白题怎么解时,我们也要不耻下问,其实有时虚心请教,也会令你收获意想不到的成功与进步。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其实当你学只是的时候很容易记住时,那你将在一段时间后就忘记,不是有句俗话是“学得越快。忘得越快”所以,我们要去温习一下旧的只是,这样才会牢记在心中,并且,在你温习旧知识时,也会发现一些择偶爱上课时没有发现的,这样,不是一举两得吗。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我们都像这句话一样学习。那么我们就会什么都学不到,也告诉我们不要死读书,死记硬背不去理解它的意思,这样,不仅学不到知识,还会使你感到疲惫不堪,因为这样脑子不会思考,就会让你迷罔。
《论语》这本著作内容涉及很广,记载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教育、文学等各方面的言论,其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孔子和弟子总结的,每一句都让我们受益匪浅。
【篇三:和谐的世界】
生活是一朵鲜花,在绚丽的花朵里,饱含着和谐的芳香。
又到了下班高峰期,堵车又成了一道“风景线”。在一个车站旁,聚集着许许多多久候多时而显得有些无奈和烦躁的人。十分钟……二十分钟……半个小时过去了,终于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盯向一辆迎面驶来,准备靠站的巴士车上,那辆徐徐减速的巴士车在人们焦急期待中缓缓停进站台还没刹稳,群慌乱拥向汽车挤成一团,他们不知道这样既会误导车靠站的准确位置,而且还会发生踩踏事件吗?
“不要挤,不要挤,挤的不要上车了。”司机发火了。突然司机看到人群后面有一个小学生搀扶着一位老太太安静地等待着,于是司机让乘客们往后面看,大家都愧疚地给老太太让出来了一条道并自觉地排成了一队,大家都很有礼貌地说:“你先吧。”
花园里,花争奇斗艳地开着,绽放出绮丽的花瓣。有一个小女孩拿出几盆既漂亮又可爱的小花放在花园里,有人很诧异地问道:“小姑娘,你为什么把你的花放在这里呢?你不怕别人看了你的花?”小女孩睁着大大的眼睛说:“不怕,这虽然是我的花,但如果我一个人观赏它,多没意思啊,也体现不了它的美,好的东西,要与人分享,正如森村诚所说的幸福越与人共享,它的价值越增加。”那个人被感动了,因为他怎么也不相信这些话是从一个五岁左右的小孩子口中说出来的。
在这和谐的世界里,要懂得谦让、分享,这样的花才是最美的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