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幽潭】
焦作云台山众多的景色中,我最喜欢泉瀑峡里的幽潭了。
走进幽潭,这里安静地连羽毛落下的声音都能听见,但不时传来蓝天飞翔鸟儿的鸣叫和水滴落到幽潭的“滴答”声,等声音过后,又是一片寂静。这里,前面是山,后面是山,周围全是山。幽潭像个美丽如天仙的女人,那大山就成了保护女人的士兵。不让女人受一点儿伤害。这里左边靠的是山崖,右边依傍的是潭水,山崖的石头,每层都夹着茂密的小草。十分美丽和壮观。
幽潭的潭水在许多树木投下的阴影下面,使幽潭蒙上了神秘的面纱,湖水的颜色很美丽,群山有的遮住了太阳,使幽潭的一处变成深蓝色;有的把太阳遮住了一半,变成了天蓝;不知是谁把天蓝和绿色放在一起,变青蓝;还有一点点的紫色和粉色……幽潭是一位魔术家,一会儿变这个颜色,一会儿变那个颜色,真是变化莫测!
焦作云台山的幽潭真美丽呀!
【篇二:青海湖】
清海湖,藏语名为“措温布”,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
由于青海湖面积巨大,且是咸水,所以古人一直叫它“青色的海”。突然,妈妈惊呼道:“那是青海湖么?”我猛地扭头一看,远处出现了一个青蓝青蓝、并且在逐渐扩大的点!爸爸查看了地图,确认那正是美丽的青海湖。
车上的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青海湖已经露出了笑脸,迎接我们的到来。
青海湖的颜色,已经超出了蓝和青所能形容的范围,仿佛它已不是一种颜色,而是一种幽深而清净的境界,代表的含义令人难以捉摸,似乎是宁静致远。
奇妙的是,环青海湖一周需要走360公里,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360公里,几乎一分不差地被当地村民用铁门与铁丝网围了起来,门口一两人把守,想看湖得付一定的“门票”钱。
走过祖国东南部许多省份的我,这是第一次见到祖国大西北之景,与青山绿水的秀丽东部比较起来,大西北的高原荒漠辽远而壮阔,我忍不住赞叹祖国山水的奇丽与丰富。
我爱这个神奇的国家!
【篇三:青岛看海】
趁着暑假闲暇时光,我去青岛看海。
从淮安出发,经过五个多小时旅途跋涉,终于抵达美丽的青岛金沙滩景区。一路上虽说相当疲惫,但到达时,大家却一扫旅途的劳累,兴致高涨。下车后人流都向金沙滩方向涌去,远远就听到前方阵阵欢笑声和滚滚的浪涛声。很快,无垠的大海、长长的海岸线、满地的海沙就映入我的眼帘。
正值下午退潮时,阳光正好。金沙滩如其名,满岸的沙子闪动着金色的光。而被涨潮时的海水所浸湿过的地方呈现出一种雍容华贵的暗金。远方,滚滚的浪花自地平线那边推进、推进、再推进,隐藏在青蓝的海水之下,在接近海岸时才露出孩子般调皮的面目,拍打着海中的人群,似乎是在拥抱看海的人。海中游人如织,嘻闹之声不绝于耳。远处,一艘艘摩托艇载着人们,迎着海浪飞驰而过,身后留下一道道白色的水痕,人们发出一声声尖叫,惊险而刺激!
天气正好,万里无云,碧蓝的天空似被海水洗涤过一样,那是任何一种颜料都描绘不出的清澈、那么自然的蓝,令人心旷神怡!远方,天与海相接,巧妙融在一起,海天一色!大自然是如此神奇,置身于这海天之间,让人不禁要想,哪里是天,哪里是海?此刻,我情不自禁地想起王勃的那句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向大海更深处走去,海的颜色渐渐变化,由近乎透明变为青绿,由青绿变为青蓝,由青蓝变为远方的湛蓝,似乎是有谁打翻青色和蓝色的颜料盒。海水每一层都以不同色彩在人们的眼前跳跃,同时,点点浪花犹如珍珠点辍,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闪亮的光芒。我想,如果海只有一种一成不变的颜色,那它还会如此生动鲜活,丰富多彩吗?单调平淡只会死气沉沉,呆板枯燥;丰富内涵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海水下的沙子掩盖着被冲上岸的奇形怪状的小贝壳,有的暗淡,有的鲜亮,还有跟随着海浪一起旅行的贪玩的寄居蟹,有的慌慌张张地在海浪过后海水的掩护下逃向大海,有的则躲藏在细沙中,不时触摸一下游人的脚丫。看到它们,总让人忍不住想,在深海和远海中,还有许多的生物,海都以宽阔的胸怀接纳它们,给它们提供生存的空间;当然,也正因为有了它们,大海的生命才会如此生动、美丽。
海风吹拂,踏着海浪,我沉浸在这美景中:我要像大海一样,拥有宽阔的胸怀,博大包容的内涵,对生活充满期盼和热爱,这样的人生才会多姿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我在看海,我在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