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最喜爱的一篇文章】
在我的生命中,我最崇敬母亲,自然我最爱的文章关于歌颂母爱,《白发》就是其中一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日常小事,以小写大,文中没有一个爱字,但却处处流露出母亲的关爱。
文章第一句是:“岁月,从黑发中流过,风,传播爱的信息,将黑发一点点染白。”语言表达给人一种清新的感受,犹如夏天的一丝丝凉风沁人心脾。而这里的“风”则是传播爱的信号。在文章最后一段,“风”又出现了;风,轻轻的吹,扬起丝丝缕缕的白发,传递着一点点的爱,让短发变得更长,更黑。“风”与“白发”两字相得益彰,在传递爱的过程中,母亲头发已越来越白。难免让读者心中有些许酸楚。
文章最大的特点是借物喻人,文中并没有用妈妈,孩子来做人陈代词,取而代之的是长发,短发;白发,黑发。原本年轻拥有长发的妈妈为了她的孩子操起了整个家,她顶着满脸心酸,当看见院子里的孩子顶着短发活泼可爱的蹦跶时,长发的嘴角会流露出会心的一笑。长发不顾一切的付出,是希望短发可以变得更长,快乐健康的成长,变的更黑,让生命持有它的厚度。而岁月怎会饶人不老呢?二十年后白发倚在树下看着村口黑发归来的身影,白发还是原来那颗赤子之心,那副微笑,变了的只是那满头乌黑亮丽的头发。黑发帮白发捶着背,说“以后我来撑起整个家,”白发笑了,笑得很舒心,怕是心里压了几十年的担子要放下了吧!“白发一字不说,嘴角却已高高扬起幸福的弧度。
文章没有过多繁华修饰,接地气,在选择事例,营造意境方面,亦是如此。母亲为“我”缝书包,放学后为“我”洗头发,那行没有像其他文章那样,生病送医院,下雨送伞,但也并没有戴上“俗气”的帽子。反而给人内心深处自然流露之感。在平实的语言中,包含着母亲真挚的爱。
母爱是充满奥秘的,所以不同人会有不同感受,但不管从哪一方面的母爱,她必定是最真挚的。
【篇二:我的理想】
“举杯邀月,醉在桃溪春野”“蝉声陪伴着行云流浪,回忆开始后安静遥望远方”……一首首优美的诗萦绕在我心上。虽不是出于古人之笔,但这古典的意境还是如梦如幻。每当我阅读到如此优美的诗句时,我不禁会感到一种轻松,以及一种浓浓的书香味。
我想当一名诗人。我喜欢阅读古典诗词,并会把它们背诵积累,学习好词好句的同时,更会细细品味所表达的意境。或借物喻人,或借景抒情,或直抒胸意……久而久之,我也将这些方法沉淀于心中。我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作的诗,也能陶冶大家的情操,让大家徜徉在轻松快乐中。
几星期前,我尝试着自己写一首词。然而我却发现,有时为了押韵,会生硬装上几句与全文毫不相干的词句;有时又会为了“文笔好”而堆砌词藻,显得过分艳俗,却失去了中国古文化的淡雅与隽永。所以,一时着急地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并不会成功,还是需要文化底蕴的积累。学习,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实现自己的理想,首先是要提高自己的学历。
有了学历,也不是一定能稳拿自己的理想的。爱因斯坦说过:“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学历高的人,有的当了教师,有的当了科学家,有的当了作家……想成为诗人,还要多学习中国古文化,多阅读古典文章。让自己沐浴在唐诗宋词的文雅气息下,汲取更多的知识。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都要为之付出努力,我也如此。或“南海飞雪,吻过你的眉睫”般空灵;或“蝶一双,划过窗,飞舞仲夏流光”般恬静。从今以后,我要多学习,多积累,凭自己的手和脑,实现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