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以机器为镜】
苹果公司总裁库克不担心机器像人类一样思考,但担心人类像机器一样思考,失去价值观、同情心、罔顾后果。
我认为,只要人们做到以机器为镜,这一点就不用担心。所谓以机器为镜,即人类在同机器的比较中寻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从此来看,便有一个问题:人类是凭借什么成为万物之灵的?
首先是智慧。
人类比多数动物有利的便是在进化时选择了发展大脑的道路。人有独自思考的能力,有大局观,会不自觉的预测未来而面对未来。
如马云之类,便是在合适的时间做出了合适的判断,从而获得了成功。千百年来,人类也是凭此立足。
然而,机器的运算能力明显高于人类。阿尔法狗可以每天和自己对弈,提升自己,判断出下哪步棋最有利。
人类在计算方面的落败,不能否认,但是,人类的智慧却是高于机器的。
我们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学识多称其为智者。所谓智者不仅能理性的分析问题,更可以用一种感性的,可以让多数人理解并接受的方法阐释、解决问题。给人们以相对正确的观点和解决办法。
中国的智者有孔子、老子、墨子等。国外的哲人也不胜枚举,如柏拉图、罗素、培根。
这些哲人的观点看法构成了每个民族的骨架。我们不愿意让任何一种文明消失正是因为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符合当地民情的要素。再配以文人墨客的文章为血肉,一个个完全不同,却又殊途同归的文化就诞生了。
如中国,前有司马迁、左丘明留下历史传记;更有苏轼、李白、杜甫佳作千古流传,终为绝唱;现有赵家璧编《百科全书》、鲁迅醒国人灵魂。
人类的文化有传承,有进步,有不同。所以其庞大、壮丽。这是机器永远不可及,它们精于于计算,过于统一。这是他们强项,更是弱项。
另一点便是感情。机器没有像人类这样丰沛的心绪。
帕斯卡尔说过:人是一颗有思想的芦苇。每个人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的价值观。我们每个人对这个社会的理解构成了这个社会。我们从各国的书籍、宗教、文化中收获,成为了拥有不同感情的我们自己。
芦苇虽然脆弱,可思想熠熠生辉。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的呼唤在耳边,难舍的母亲在心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友人的不舍在酒中,情谊则永远伴随着渐去渐远的身影;“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爱人虽已离去,可丢不去的是已深深印刻在心间的爱恋。各种情感以各种方式被记录,被传唱,被延续。我们体会着各自的喜怒哀乐,又将自喜怒哀乐形成一种宏大的,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己及人”,我们的情感有传承,有辐射,有力量。
同时也正因为人类同芦苇一样脆弱“诸形无常,诸法无常”不知何止自己就离开这个世界了。所以我们那细腻的心灵感到害怕从而通过情感的传递来证明自己曾经来过这一遭。这一点促使了我们帮助他人。
每个生命的价值都是平等的,意义却是不同。帮助他人的越多,生命留下的痕迹便越深,生命的质量变越沉重。
这是机器缺失,然而每个人都有义务和责任掌握的能力,即使你目前无法做到,也请你相信,总有人在阴沟里仰望星空,总有人愿意帮助他人奉献自己的一生。
阿尔法狗即使打败了李世石和柯杰,但它在围棋方面的贡献却远不及他们。他们可以通过独具特色的教导点拨后辈围棋选手,从而改变其中一部分人的一生。
现在,让我们回到库克的那个担忧,他担心人类像机器一样思考。那么人类像机器一样思考的原因到底是应为什么?
我认为,不是人类像机器一样思考了,而是我们看见了机器的思考方式,然后发现自己也慢慢变得这样看待问题了。
所谓以机器为镜的目的,就在此。
因为这个地球上几乎没有物种的智慧可以拿来与人类做比较,我们无以为镜。这样的后果便是人类不断膨胀的自信心和过分的自大。现在机器足以为镜。
正因为我们在运算速度上永远赶不上机器,所以我们不能像机器那样思考。在机器风行之后,而人类的感性认知共情感和创造能力都会有所提升。
人类为了不被及其所代替,定然不会像机器那样思考,我们会更包容,更有同情心,找到孔子口中成为君子的方式,这就是人类以计器为镜的价值所在。
【篇二:论人工智能与人类的二三事】
我认为比起机器像人类一样思考,人类像机器一样思考更有可能。
首先,人工智能是由人类研发的,且目前尚未发展成熟。
人工智能,顾名思义就是有人类开发制造的,具有智慧性能的机器。它的思想,它的一切都是由我们人类设定好之后,给予它的,它没有过多的自主思考的空间。并且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发展不过数载,比起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时间相比,可谓不过弹指一挥间。再者,如同达尔文所提出的《物种起源》的进化论,我们人类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大自然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样的阶段,早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善的模样。
但是人工智能并不成熟,现在所诞生的一些产品并不是最好的或者说比较好的,而是仍然在摸索中的。这样的人工智能如何代替我们?
其次,人类的思想是多元化的,但人工智能的是较为单一的。
人类的思想最多只是相似,即使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与你音貌笑容完全一致的人,却也不会出现思想与你一模一样的人,除非是克隆了你或者其他的。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不无道理。
在汉武帝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前,我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文化十分辉煌的阶段,便是战国时期。那是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场面,在我国历史上添上了一笔浓厚鲜明的色彩。而这里的“百”只是虚词,实际上那个时代还有更多的文化流派,这么多流派终归是会有相似的思想,但是不会存在相同的。如果真实存在,那么这些流派自然会变成同一流派而流传下来,而不会分成这么多部分。
然而,人工智能所具有的思想,都是我们人类提前编辑好输入给它的,它无法改变无法拒绝,只能接受我们所给它灌输的想法却不会产生新的。
再其次,当今社会人愈发冷漠。
我们人类和机器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便是我们同时拥有理性和感性,而机器只拥有前者。当我们现代人在如今这样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我们的感性正在不知不觉中被磨灭,当有一天我们的感性完全消失了,那么我们与机器又有什么不同?
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04年发生的“小悦悦事件”即使过去久远,但它依旧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展现在我们眼前。所以,我们所需要做的,不是担忧人工智能是否会代替我们,而是要担忧我们是否会变成,现在的我们最讨厌的样子。这不仅仅是每个人的所要思考的,更是每个人要去解决的问题。
假使我们忽视现在的问题,未来有一天,我们变得像计算机一样思考那天真的到来,那么这样才是人工智能会代替我们人类的时候。综上所述,我认为,人类像机器一样思考更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