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学相关作文

【篇一:我谈鲁迅】

一个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一个出身浙江绍兴的人,毛泽东曾说:”他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他是谁?他是周树人,笔名鲁迅。

我最崇拜的作者就是鲁迅,不是宣传片里的鲁迅,也不是教科书里的鲁迅,是通过读他的作品读出来的鲁迅。

谈起鲁迅,他是一个勇敢、真实的人:

鲁迅在写作品《朝花夕拾》中批判对“正人君子”中,不怕对别人得罪而后生惧怕,也不怕自己孤立无助时,没有人帮助,不怕无饭吃时的害怕,不怕落魄时的无助。这里的批判与嘲讽,可以视为鲁迅的勇敢,显示了鲁迅真实的一面,这也是真正的鲁迅。正如:我们在困难中是迎难而上还是犹豫不决,鲁迅就是我们的榜样,敢恨、敢爱、敢担当,敢为人民付出自己!

鲁迅是一个正确的人:

他当时放弃做医生,选择用笔揭露社会丑恶面的作家,了解当时百姓的疾苦,用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人,鲁迅的思想与整个民族在世界上生存和出路相关。孙玉石评价鲁迅的思想是“他的思想甚至超越了一个民族自身的范围。”鲁迅的思想是正确的。他为自己想的少,为他人想的多,就像那灯,永不熄灭,用正确的思想照亮我心。

鲁迅是伟大的人:

鲁迅有着当时一般人没有的那样深沉的爱国情怀,敢于用他犀利的文字鞭笞当时社会的黑暗,他敢于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与愚昧的封建思想斗争。他同情人民,却不因同情而掩盖当时人们的愚昧无知。他有追寻真理的勇气而且付诸于行动,这就是他的伟大了。

郁达夫这样评价鲁迅:“如问中国自有新文学运动以来,谁最伟大?”谁最能代表这个时代?我将好不踌躇地回答:是鲁迅。”鲁迅是向着敌人冲锋陷阵地最正确的,最勇敢,最坚决,最伟大的民族英雄。

【篇二:《朝花夕拾》读后感】

鲁迅,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作家。他以笔为武器,在时代腐败的战场下,战斗一生,搏击了无数反革命的愚者。

生于封建社会的鲁迅,下最大决心剪下自己的辫子。他在1918年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这也为新文学运动奠定了基石。他的作品语言犀利,如投枪,如匕首,被誉为”民族魂”。

这样的一个鲁迅,本该离我遥不可及。但从我学习他的第一篇文章《少年闰土》开始,再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无论是哪一篇,都是语言朴素,文字简练、凝重。于是,这便拉近了我与鲁迅之间的距离,我开始阅读他的散文——《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的意思是:朝晨的花朵到了傍晚去拾取。再深一点的含义便是:儿时的事到了老年去回忆。不错,《朝花夕拾》一书记录了鲁迅先生的童年往事。书中的故事,是鲁迅的,也是我们的。

长妈妈,这个角色在我心中烙下了很深的印记。她是鲁迅家里的女工。鲁迅对她的感情,从”不大佩服”到”不耐烦”,最终再到敬佩、怀念,过程中的种种事迹体现了她的精神人格。她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却处处替人着想,行事朴素,展现了底层人民最真实的写照。也因此,她成为了鲁迅生活中重要的一个人。

《朝花夕拾》全书看起来是鲁迅先生回忆自己的童年往事,但细细品读,却是在讽刺那些自以为是的反革命者,能击败他们的,不止刀枪。

《朝花夕拾》记录了鲁迅先生幸福的童年生活,也诉说了那个时代的悲哀。朝花夕拾,看着这本书的名字,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生活,稚嫩而美好。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