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关相关作文

【篇一:寻觅】

暑假,父亲自驾,带我前往河北易县狼牙山。车过保定,达易县西,抵太行山东麓。狼牙山原名郎山,因汉武帝时太子刘据之子为躲避“巫蛊之狱”避难于此而得名。如今的狼牙山已成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远眺山峰,莽苍苍,起伏颠连;近观山岩,一座座,威严肃穆。沿着小径走入棋盘陀,茂密的树林环绕着赭红色的山峰。风过处,老林呼啸,透出一股杀气。仰头,透过飘曳的树叶,见危岩上下,有苍鹰盘旋。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的狼牙山区大举进犯。狼牙山五壮士——五位普通的战士,在人员、武器悬殊,却临危不惧。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利用险要的地形,英勇阻击,且战且退,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最终将敌人引到悬崖绝路后,他们视死如归,纵身跳崖,以自己的生命,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烈篇章。

我在“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前久久瞻仰。看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深深思索,从未经历过战争的后人是否了解那段悲怆的经历?是否懂得自由的尊严?

夜宿易县,晨起,意犹未尽的我们驱车离开河北,一路向西,过涞源县,去山西灵丘县寻觅平型关战役遗址。

车入灵丘,广袤无际的黄土地成一狭长的古道。在我的央求下,车停一旁。下车有路人指点,远处两侧,一为恒山余脉,另一为五台山脉。举头望,峰峦起伏,沟壑纵横。我父子沿坎坷不平之山路步行前往。关门口,一座残破的门洞映入眼帘,门洞石碑上刻着的“平型关”这三个大字,雄健峭拔,似给人以一种神圣不可侵犯之威。

平型关位于山西省东北部,是晋东北的一个咽喉要道,两侧峰峦迭起,陡峭险峻。关前,有一条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的狭窄沟道。1937年秋,就是在这峪谷之处,八路军将士与由坂桓征四郎率领号称“钢军”的第5师团第21旅团日军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激烈的战斗持续数天,敌人终未能冲破包围,千余日军全部被击毙。中国军队以血肉之躯阻挡了敌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第一次振奋全国人心的大胜。

我在碎石沟壑间寻觅。蓦地,山风席地而卷,那闪烁的刀光剑影;那振聋发聩的怒吼;那血腥的厮杀,此刻历历在目,仿佛从不曾离去……

山,是雄伟的!以顶天立地的铮铮铁骨,撑起了祖国的脊梁;山,是多情的!冰冷的岩石却包蕴着对祖国浓浓的爱!

【篇二:太行山上观后感】

周末,妈妈坐在电视机旁翻着节目菜单,她突然喊我,我问她什么事?她说让我和她一起看电影,妈妈告诉我影片的名字叫《太行山上》是一部抗日战争的影片。

我先大体看了一下电影简介。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后,华北危急。国共合作的背景下,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在总司令朱德(王伍福饰)率领下东渡黄河奔赴前线抗战。山西实权人物阎锡山面对“国、共、日”三股力量颇为头疼,提出“守土抗日”口号,在民族大义的影响下,于形式上支持八路军抗日。朱德筹划于日军进犯山西的必经险地平型关截击,115师师长林彪临战指挥出色,成功击败板垣师团,史称“平型关大捷”。同时八路军用灵活的战术亦减轻了国军战场的压力。不久日军以优势兵力、装备围攻太原一线,蒋、阎战略判断失误,正面战场接连失败,八路军转入敌后根据地建设,自此拉开了军民抗击日寇的伟大事业……

看完电影后,我感慨万千,震撼、悲伤、愤怒、喜悦,所有情绪一拥而上。看到太行山,感受到了它的气势磅礴,绿色的山脉,重峦叠嶂,祖国的大好河山怎能被敌人任意掠夺。看到一位位将领,感受到了他们身上的品质,睿智、勇敢、果断、料事如神,为了保卫祖国的这片土地怀揣着心中的意念不惜战死沙场。看到战士们,感受到了战士们为了祖国的江山,在一场场战斗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和敌人殊死搏斗,没有直升机,没有炸药包,没有子弹,他们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当做子弹,勇往直前。看到敌人,感受到日本人的凶残,灭绝人性。看到老百姓,感受到每位老百姓为了守住祖国江山,心里都住着一位战士。他们不畏敌人,和八路军战士一同奋勇杀敌,打得小日本落荒而逃。

我们之所以现在能生活在和平年代,都是那些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的和平解放不惜牺牲一切换来的。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少先队员也要从自我做起,勿忘历史,好好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