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感谢那些挫折与不幸盛装莅临我的青春】
若没有终点,请微笑向前
——题记
我们顺那一条条崎岖小道,或徘徊,或奔走,亦或者踏着小碎步一点又一点地向前。在途中我们见过和煦的阳光,也嗅过野花的芳香,亦经历过风暴的洗礼,感受过雷霆的狂暴。路上我们会踌躇,会迷茫,会被沿途的薄雾遮住双眼,会被地面上的钉子绊倒受伤,但这条小道没有尽头,有的只是远方的挑战与过去的记忆。
青春是一个单纯又复杂,不幸又幸运的时期。
那时的不顺与不幸仅仅来源我们对未来想象的错误预测与估计。我们总幻想着生活如电视剧那般,简单的同学关系,纯真的友谊,蒸蒸日上的学业以及悠闲而静谧的环境。其实我们人人都是主角,只是生活往往比电视剧中更加出其不意。那时寝食难安的心绪,给人以紧张,才会越发向前。其实那些逆境只是过去给现在沉重的枷锁。
但也正是因为这些枷锁,我们才有了向上的动力与决心。岁月赐予你荒山是要你将它打造成世外桃源。中途难免会遇到挫折,但我们一步步向前,才会接近那个模糊的地方。也许曾经炽热的梦想被生活所冷却,露出它冰冷丑恶的一面。但是,所有打倒你的并没有将你彻底击垮,打不倒你的终将使你变得更加强大,只有这样,当你蓦然回首时,才会嫣然一笑。
乔叶:“一朵花的美丽,就在于它的绽放。而绽放的其实是破碎的花心啊”
张国荣的破碎,在于他精湛绝伦的演技。林黛玉的破碎,在于她刻骨铭心的爱情。梵高的破碎,在于他一刀一画下璀璨闪耀的太阳花。或许破碎十分无奈,但它曾有过去的精彩。只有过去足够美好,之后的破碎才会足以让人默泪。生活中的跌宕起伏,使人欣喜,让人忧郁,但只有在这样周而复始的碎片下,我们才会有勇气向前。那破碎的美丽铺撒在操场上,如星空般闪耀夺目。
青春是一场自编自导的独幕剧,但我们接下来所编写的每一步都是为了让自己在以后的岁月中,不会因过去胆小懦弱的止步不前而感到后悔。感谢那些被粉饰的祝福与动力盛装莅临我的青春,让我满怀微笑走向未来。
【篇二:推荐一本好书】
听说《布鲁克林有棵树》挺好看的,所以我暑假的第三本书选了它。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贝蒂•史密斯。她生于1896年,是德国移民的女儿,成长于纽约布鲁克林的威廉斯堡。《布鲁克林有棵树》是她最主要的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音乐剧等多种形式,并获得过奥斯卡奖。她一生写过多部独幕剧和完整的长篇戏剧,获得过洛克菲勒基金会和戏剧家协会基金会的资助。
《布鲁克林有棵树》是一本关于成长的小说。小主人公弗兰西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中,母亲偏爱弟弟,父亲爱她,却早早去世。她喜欢学习,喜欢学校,但只有14岁的弗兰西却被迫参加工作,以此来养家糊口。她也曾苦闷、忧愁,但是保持着对尊严和”知识改变命运”的信仰,一步一步走向人生的另一扇门。
它之所以吸引人,是在它的情节,没有华丽的词语,没有跌宕起伏的内容。从某个角度来说,上面的那两种书虽然更夸张,却没有内涵,只有光辉的外表,而没有朴实的灵魂。《布鲁克林有棵树》是以作者的生活为原型,有一种自然的感觉,不是刻意刻画出来的。
弗兰西对知识的渴望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只有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才能向弗兰西一样走向生活的大门。
【篇三:师恩难忘】
朦胧的月将柔柔的光洒在大地上,大地披上了银白色的纱,钟表的滴答声更加衬托出夜的宁静,失眠的我不禁又想起了敬爱的老师——杨老师。
四年级开学第一天,我还在等着以前那位温柔的王老师时,杨老师来了。杨老师穿着一条洁白的连衣裙,乌黑的头发披在肩上,面带微笑的脸上一双稚气未脱的大眼睛笑眯眯的望着我们。我心中暗想:这位老师真年轻,简直是我们的姐姐呀!同时也心生疑惑:这位年轻的杨老师真的能教好我们吗?
这天,我们学习了课文《公议休拒收礼物》。杨老师那独特的教学方法让我十分惊讶。这是一篇独幕剧,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学好这篇课文,老师便自导自演了一出好戏。老师那活灵活现的演技,仿佛一个活生生的公仪休就在我们眼前。正是这种将知识“随风潜入夜”,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润物细无声”地让我们学会的教学方法,让我喜欢上了这位老师。
杨老师不仅教导有方,而且对同学也是十分关爱。
一天放学时,我急急忙忙地从楼梯上往下跑,一不小心就从楼梯上摔了下来,剧烈的疼痛,使我嚎啕大哭。一旁的同学急忙叫来了杨老师,杨老师一看见我,眼中就充满了心疼。杨老师关心的问我:“怎么样?哪里痛?”我疼的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儿地哭。老师更心疼了,想把我抱起来,可是我太胖了,尽全力也没能让我移走半步。也不知老师哪来的力气,竟咬牙将我背了起来。老师艰难地将我背向大门口,叫来了救护车。我看到杨老师头上的汗水不住地流,我又哭了,但这次是感动的泪水。
四年级过后,杨老师不再教我们了,但我依然时时想起她。老师的教育之恩,我永远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