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百万英镑》读后感】
饱读诗书,方能气自华。这个学期,我不仅阅读了许多中国文人墨客的诗作著作,更阅读了许多外国著名作家的许多辉煌巨著,就如同马克吐温写的——《百万英镑》。
这篇小说,通过一条主线索将一系列的人事物联系在一起。一张薄薄的百万英镑钞票,将许多的事情穿插,“一线串珠”式的故事浑然天成,读来生动有趣。
一个穷人,意外的捡到了一张百万英镑。两个神仙打赌:“他肯定花不出去,如果三日内花出去,这百万英镑便是他的了!”果最后出乎人的意料,三次的失去,三次的获得,三次的偶遇,三次的让人啼笑皆非,这便是马克吐温幽默小说的真正魅力吧!最终钞票,悠悠的落在了酒店的红地毯上。小说把读者的胃口吊的足够的足,故事的发展波澜起伏,仿佛大海的波涛一般,一层未平一波又兴,这才是马克吐温真正的写作技巧吧。
当我读到那个商店的商人,看到这个穷人身上带着一张百万英镑时那贪婪的眼神,人性的贪婪展现了出来!金钱不是万恶之源,但是它却足以唤起人们心中贪念的种子。那段描写可谓是文中的精彩绝伦之笔。“他那眼睛直勾勾得盯着他身上的那张百万英镑,嘴里却阿谀奉承:“您想要点什么?哦对对,不应该叫你客官,应该叫您富贾才对啊!你想要什么,我们都不敢怠慢,你想要什么就直说吧,有什么就给你,绝不要你一分钱的……”其实这段描写这是透露了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对于金钱至上的观念,而不是真正的提供服务。
最后收尾的时候,马克吐温却又在一句话中点明了这篇故事的真正意义,“虽然富人他身对纯真生活的美好的感觉。”这便是这篇故事的真谛吧,通过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一线串珠,向我们展示了对于马克吐温人生人性的解读,以及对于社会风情的真正描写。
【篇二:趣味比赛】
今天我们上了一堂有趣的语文课,整个过程精彩纷呈,令人回味无穷。
刚一上课,陈老师就对我们神秘一笑,亲切地对我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进行一场趣味比赛”。说完她在黑板上洒脱有力地写上了“趣味比赛”四个大字。同学后见状,交头接耳,都纷纷议论开来,比什么?难道不上语文课?我心理沾沾自喜,以为我最喜欢比赛了,这回大显身手的机会来了。
紧张的比赛拉开了序幕,甲乙两组各有4名同学,甲组成员分别是苏越、方毅瑜、吴双玙、陈孜妤,我们乙组有余芷汀、郝思齐、冯凯乐和我。比赛共分两轮,第一轮是“说反话”,第二轮是“脑筋急转弯和课外知识抢答”。只见陈老师故作镇静地笑着问:“余芷汀,你是男生还是女生?”余芷汀反应灵敏,理直气壮地大声回答说“我是女生!”。(要知道他可是个男子汉呀!)话音刚落,答案虽正确,但是同学们还是立刻哄堂大起来,有的同学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有的笑得前俯后仰,有的用手捂着肚子笑……余芷汀也不好意思地笑了。我也忍俊不禁,心里想:余芷汀,你回答得真逗,哈哈真是有趣。不过祝贺你为我们组赢得了宝贵的一分。加油!教室里此刻沸腾了,到处都充满着同学们的欢笑。
紧接着第二轮对决又开始了。前两道顺利过关,“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是哪个国家的?”陈老师微笑着问,“这是一道课外知识题,不是脑筋急转弯的题目,想一想。”陈老师提高了嗓门告诉大家。课堂上短暂的沉静过后,有些同学小声嘀咕说:“好像是英国。”有的低声说:“应该是法国……“我此时也陷入了沉思,记得《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马克吐温来着,他是哪个国家的呢?“老师,马克吐温应该是美国人,”只见甲组的陈孜妤举手抢先了回答。老师笑着点点头说:“不错,恭喜你,他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陈老师补充。“唉……陈孜妤真厉害,看得出她阅读面很广泛,自己平时读书太少,掌握的知识面太窄,这真是‘书到用时方很少’,不加油不行呀!”我此时稍带一丝遗憾,暗暗地想。
经过一番紧张激烈、生动有趣的比赛过后,我们组得了42分,而甲组只得了19分,我们乙组获胜。同学们都欢呼雀跃起来,有的手舞足蹈,有的哈哈大笑……整个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这真是一堂生动活泼,趣味十足的语文课呀!它不仅锻炼了我们的思维能力,还拓宽了我们的课外知识面,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了学无止境的深刻道理。真希望陈老师下回还带我们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