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高楼大厦平地起】
我在家里,从窗户向外望,只见一排高达挺秀的高楼大厦展现在我的面前,我看着这些楼房,心里有了很多的问号,这么高的楼房是怎样建起来的?带着这份好奇,我专门到正在建楼房的地方看了看,又向建筑工人师傅请教了心中的疑问。原来建楼房需要打地基,地基需要挖大约2—3层楼高的深度,四周用洋灰磨起来,以免边上的尘土又掉下去把坑埋住,坑挖好后,工人们就要把地下埋上管道,再铺上钢筋水泥,这样地下就有了地下室,人们放东西就非常方便了。到了这种程度地基就打好了。你知道吗?一座楼房打地基需要两三个月呢!地基打得结实,房子才能结实。
刚才说了打地基的事,再说说楼房上部结构,工人们先浇筑钢筋水泥的楼房结构,再用保温砖围成墙,弄好后,穿上电线、接上水管。这个房子就建好了。
我忽然联想到学习就像建楼房一样,地基没有打好,高楼大厦是建不成的。不能走路还不会就去学跑,这样是不可能的。只有将基础知识学扎实,打牢知识的地基,才能一步一个台阶的登上知识的巅峰。
【篇二:一场秋天的离别】
“你快过来吧,咱爸没气了”。“哦,知道了,怎么会没劲呢?呜呜……”妈妈与大姨的对话,把我从睡梦中叫醒了,当我回过味儿来时,妈妈已经穿上衣服准备出门了。我回忆起她们的对话,觉得一种不吉利的事情要发生在我们家中。
在上学的路上,我无法静下心去想各种有趣的事,我心中只有无数个问号:姥爷走了吗?他离开我们了吗?姥爷他到底怎么了?……我不清楚。到了学校,我更是无法静下心来听老师讲课,只想着姥爷的事,同学们问我怎么了,我只是摇摇头,叹气。
挨到放学时,我紧张地问爸爸:“姥爷死了吗?”“姥爷走了……”爸爸说。我明白了,再也不说话了。爸爸开着车,没有带我回家,而是去了姥爷的家。
到了姥爷家,妈妈红着眼对我说:“进来吧。”这句话暗淡无味,给人一种凄凉的压力,更是让人喘不过气来,在这里时间仿佛是静止的一样,我扭过头对爸爸说:“爸,我好害怕。”爸爸却冷静地对我说:“跟姥爷道个别吧。”妈妈让我对着姥爷的照片磕4拜,我双腿跪在软绒绒的毛毯上,双手撑着洋灰地上,头也不抬的磕了3拜,最后1拜时,我看了看姥爷的照片儿,我并不再害怕了,仿佛是他那慈祥的笑容淹没了我心里的恐惧。这1拜庄重而又轻松自在。离开姥爷家时,又看了一眼姥爷的照片,照片上的姥爷仍旧和蔼可亲的微笑着,这怕是看姥爷的最后一眼了吧,我想。
坐着爸爸的车,前往回家的路上,落叶落在地上的声音带着一种凄凉和悲惨。我轻轻闭上眼,慢慢地回忆:小时候,就听妈妈讲姥爷是怎样耐心的对待小时候的妈妈,听妈妈讲姥爷经历的各种事,也曾听过妈妈说姥爷年轻时是多么英俊。从小到大,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每逢过年去姥爷家时,姥爷都从未起来过——姥爷早已瘫痪了,我也就从未见过姥爷年轻时的英俊的样子。每当学校里同学们谈论姥爷时,我都会躲得远远的,因为我觉得躺在床上的姥爷,很难跟来接送他们的姥爷相比较,我心里对姥爷是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觉的。
没想到,老爷就在这样一个秋天里安详地离开了我们。就像那些树叶飘落,就像那些雨滴滑过天空,就像那些秋风吹过的声音,那是我与姥爷的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