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那朵睡莲】
第一次见到睡莲,是几年前去纪念馆的一次游玩。正值初夏,那被移植入池没有几天的睡莲已有开的溢满,更有无数的花苞夹杂其中。粉的、白的花苞在那翠绿如玉盘的荷叶的映衬下,娇美得像十七八岁的小姑娘,亭亭玉立。窄眼望去,真正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立于木制栏杆之上,俯视池中,虽有鲜艳的金鲤、红鲤、也总比不过那淡然而立的白莲。它只需要静静的立着,便已夺了万千光华。
我为他的身姿深深地倾倒了,看着它,看得时间久了,竟觉得那睡莲有了无尽的灵性。它仿佛也在看我,在对我喃喃低语。睡莲没有像紫丁香那样浓郁的气息,也没有白玉兰那样高挂枝头的挺立,它唯有一身淡然,一缕清香,还有世人无尽的喜爱和赞美。
那次纪念馆之行,无疑让我永生难忘。她教会了我:低调做人,脚踏实地。而在中国,在世界,同样有着无数如同睡莲一般的人们,他们不骄傲,不自满,不炫耀,默默的过着属于自己的人生,奉献着自己的一切。莫言无疑是2013年以来最受关注的人物之一。作为中国首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不愿接受采访,不愿像明星走秀那样到处签名,依旧住在那简单的二室一厅里,静静地进行着自己的创作。他的《红高粱》,他的《丰乳肥臀》,都无一不体现着它幽默诙谐的语言,他实实在在的社会认识以及真真切切的做人原则。他就像是一朵睡莲,无论你知道或不知道,他就在那里。
“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是整体结构不稳定,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则是缺乏内涵,只是一副空壳子,所以它永远不懂得谦虚,不懂得低调。21世纪竞争力空前强大,也许低调有点不可取,但谦虚绝对应该作为一生的准则。只要你有实力,只要你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人们永远会记得你。
学会谦虚,像睡莲一样,淡然处于世间,享受阳光和雨露之后,将美丽与清香奉献给世人,在静静等待调零。
学会谦虚,就像记忆中的那抹倩影一般,充实自己,不自满,不自傲,为追求自己想要的付出努力。
学会谦虚,站在人生的路口,坚定信念,坚定信仰,静静地向那睡莲走去……
【篇二:慈城之旅】
“叮咚!终点站慈城到了……”我被一阵广播声惊醒了。噢!梦寐以求的慈城到了。走下车,来到风景区门口,那一望无际的人工慈湖展现在眼前。
我缓缓走向湖中的小亭子中,那缕缕微风从湖面吹来,让我感到一身的惬意。再往前走,便是别样的公园。这里花朵绽放,小草繁杂,树木棵棵高耸入云。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魁梧的大树,高耸入云,威武异常。我抬头仰望,满树苍郁的叶子映入眼帘,树干纵横交错。风把树叶吹得“嗖嗖”直响,给这一美丽公园增添了不少色彩。
走出风景区门口,便来到了慈城的核心景点——闻名中外的孔庙。跨入孔庙的门槛,股股书香味迎面而来。顺着书香味的指引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忠义孝悌祠”。饱览了一幅幅壁画,每一幅壁画就是一个故事,它们体现了古代人们的忠诚、义气、孝顺等传统美德。我贪心地观看着,体会着这生动的一幕幕。
之后,泮池如一幅隽秀的画卷铺展在我们面前。我疾步走到小池旁的石桥中央,站在小桥上,俯视池中,几尾红白相间的鱼儿在池中穿梭,好不自在!它们有的不时探出头来,仿佛也在感受着幽静自得的境界。穿过泮池的圆形门,孔子的塑像赫然出现在眼前。他目视前方,手持一卷书,对弟子孜孜不倦,诲人不倦的历史画面此时仿佛就在眼前上映。我走上前,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
孔子塑像的后面是一个学堂,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发须灰白的先生,正手端一本皱书,专心致志地教学生们书中的内容。学生学得也出奇的认真,毫无遗漏地把先生教的字字句句记录在本子上。哈哈哈,当然也有个别调皮的孩童,他们在先生转身之际做小动作。这下可惨了,先生背后长眼哦,被先生逮个正着,严厉训斥后还要罚站呢!
最令人肃然起敬的是正中央的大成门。满眼金碧辉煌的佛像威武地站在殿堂两边。小伙伴们情不自禁地纷纷膜拜:“菩萨保佑,菩萨保佑!”
最后一个景点土地祠。土地爷爷在堂中央正襟危坐,慈眉善目地笑看着我们。我在心中不由地祈祷着:“土地爷爷,愿您掌管的土地把世界点缀得更加犹如绚丽多彩!”
转过街角,看见了汽车站的身影,听见汽车“叭叭叭”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回想刚才的那一切,犹如一场梦,在梦境中我穿越到了孔圣人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