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海相关作文

【篇一:菊韵】

也许是古之人对菊的赞颂太多的缘故罢,我反倒不大喜欢菊。好友总说:“菊花之美缘由它的韵味。”我不免动了心,生平第一次去细细品味。

已是寒风萧瑟的深秋季节,黄绿的草坪上覆盖着薄薄的一层绒霜。漫步在园林之中,仿佛置身于菊海深处。满园的菊花争奇斗艳,有的典雅大方,有的龙飞凤舞;有的瑰丽如彩虹,有的洁白赛霜雪;有的像火焰那样热烈,有的像羽毛那样轻柔……难道这仅仅就是人们所喜欢菊花的原因吗?

我在寒风中寻觅着,寻觅着……我的目光停留在一朵沁芳流韵的白菊上。宛如瀑布的花瓣挂满了白霜,像披挂着银须,显然,它们都曾受风霜的“洗礼”。但它们临风傲霜,在风霜中愈发显得玉骨冰姿。“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能奈何?”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曾这样称颂过菊。难怪晋朝的陶渊明独爱菊,菊花也就是他洁身自好,抗争黑暗社会,单居幽幽山林之中,不做世人唾骂的贪官污吏的力量源泉吧!

我感到心情舒畅多了,不再觉得菊花高贵的外表裹着的是空虚。菊,香而不艳,雅而不娇,墨绿的茎从冰寒的泥土中擎出,如擎出一个个古代的甜美故事。

菊之韵也许正是在风霜的陪衬下才如此传神。它的美在于袅娜的丝瓣,在于幽幽的绿脉,在于翡绿、墨蓝的薄叶,在于颔苜绽开的笑容,更在于“永葆情操百世芳”的气节。渐渐地,我喜欢上了菊。我想将朋友的话稍作修改,“菊之美在于它的韵,菊之韵缘由它的魂。”

【篇二:美无处不在】

美,一向是人们所追求的,但我认为,没有必要刻意去寻找,因为那样反而会蒙蔽你的眼睛。美,其实无处不在,只是看你有没有一双慧眼了。

才情美

“才子佳人”,一向是人们所称颂的。既然是“才子佳人”,那必然就要先说说这“才子”了。

一袭布衣,一叶扁舟,洋洋洒洒,揣一怀淡淡的悦然,顺着平平仄仄的江风,奔向你的南上脚下,留下彭泽县到桃花源遥远的一程,引无数痴者醉者循着浩浩荡荡的菊海醇香赶来,却不曾破译你的任何密码。陶渊明,不愿在乌纱织就的樊笼里勾心斗角,你执着那半亩田园,半结短褐,半轮皓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份豁达,这份洒脱,在历史的洪流中,谁与争锋!

佳人美

“江山如此多桥,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美人如此多桥,英雄连江山都不要,只为红颜一笑。“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国。再顾倾人城。”美人,从来都不会被人忽视。

周幽王为博美人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最终江山不保,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邀人傅脂粉,不自着罗衣。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沉鱼落雁的西施啊,不愧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把吴王迷得那个神魂颠倒啊,杨贵妃也不赖呀!“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祸水,祸水呀?但别忘了,前面还有“红颜”哪,你能抵抗得了吗?小样儿。

纯真美

我觉得,四五岁的孩子纯净得就像张白纸。他们的气息是那么的干净,贴近自然,是最自然的一种美。

“依稀还记得孩提时在人群中紧紧拽住父亲的衣角;依然还留恋着在深夜母亲身上特有的气息;当然还有外婆手中为了哄我喝药而准备着的那红得分外妖娆的冰糖葫芦。”这段话是我最爱的文段之一,它将小孩子的那抹纯真恰到好处地诠释了出来,这就是小孩子,他们可能会因为母亲的一个眼神而停止哭闹;可能因为父亲没刮干净的下巴上的胡茬儿而拒绝亲近,可能会因为赌气而放弃自己爱吃的糖果,不过等够一会儿起消了就又闹着要吃。这就是小孩子,他们的心灵是那样的纯洁,是世间最美好纯净的

美,无处不在。你发现美了吗?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