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在哪里?去哪里!】
明天?也许一路平坦,顺风顺水,也许天寒地冻,路遥马亡,也许平平淡淡,波澜不惊,未来的可能太多太多,现在要做的是:忘掉自己在哪里,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里。目的地是一座灯塔,我们就是在路上扑向灯塔的飞蛾,一心向前,至死无悔。
司马迁忘掉了自己曾经是汉朝大臣的身份,扑向心中的灯塔,忍辱负重,终铸史记。大禹忘掉了自己刚新婚不久的身份,扑向心中的灯塔,三过家门而不入,终还神州一片沃土。周总理忘掉了自己是个身份低微的穷学生,扑向心中的灯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终成国家之栋梁。灯塔之美,吸引了无数仁人志士奋不顾身。
灯塔很美,到达灯塔的路却太苦,因此去往灯塔,需要一颗勇敢无畏的心。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途遥远,艰难险阻,雪山苍茫,沼泽密布,大河汹涌,大浪澎湃,一切的一切,都太难了,通往未来的路,荆棘密集,可却没有一个红军战士退缩,一个倒下,下一个便站起来,重新补上空位,一步一步,走出了重重困难,也走出了一个伟大的新中国,二万五千里的行程,凭的是什么?回答说:一颗勇敢而无畏的心。心中如果有目的地,那么请勇敢的前行,哪怕选择踏过荆棘,哪怕遍体鳞伤。
去往灯塔的路太遥远,太寂寞,可世间却多纷扰,那么,去往灯塔,需要一颗始志不渝,甘于忍受寂寞的心。家道中落、日日清粥,一切的繁华富贵已逝,风光不再,惟一相伴的只有一盏枯油灯,一张冷板凳,可你却无视清贫,呕心泣血,终铸《石头记》,林妹妹的孤傲,凤辣子的精明,宝玉的叛逆,宝钗的圆滑,一切人物都被您一具残躯,一支破笔刻画得栩栩如生。曹先生,您是可歌可泣的,就算清贫,就算寂寞,您也依旧朝着灯塔行进,始志不渝,无怨无尤,试想,没有您的呕心泣血,哪有千古流传的《红楼梦》,假如没有您的辛酸坚持,中华之文艺园中又会丧失一大瑰宝!如果没有您的苦心孤诣,又怎有红学的博大精深?后世之人是应感谢您的,感谢您打造的盛世观园,感谢您一路的始志不渝,不忘初心。
去往灯塔,总会被羁绊,被停留,从而止步不前,因此,去往灯塔,要学会不断舍弃。穷小子放弃了大学生的铁饭碗,成立翻译社,在翻译社初具规模之后,又毅然绝然地关掉翻译社,着手中国电子商务,每一次舍弃,都伴随着太多的错愕与不解,每一次舍弃都伴随着太多的质疑与嘲笑,可你无畏这些,舍弃自己已取得的成就,行者无疆,你赢了,马云,你赢在了果敢舍弃,勇往直前,你赢在了勇敢舍弃,敢于追逐。淘宝狂欢,进账350亿的巅峰奇迹,享誉世界。祝贺你,矮小的巨人,由你可见,只有抛弃所谓的功成名就,才会到达灯塔。
我们都在一片茫茫沙漠中前行,位置在哪里?无需确定,只需朝着指引方向的北极星一路前行,走出沙漠,走进无限美好。
【篇二:仰望土壤】
普鲁斯在《影子》中写道:“每个人在自己的小路上点燃灯光,活着时不被知晓,工作中不被重视,随即便像影子一样消失。”平凡的点灯人用无尽的光亮告诉人们,有一个地方同样需要仰望,那便是平凡的土壤。
平凡的人是平凡的土壤中孕育的生命,常被视为草芥。然而草芥者也有热血和理想,他们以其卑微的勇气与辛勤勾勒出伟大时代的轮廓,支撑起伟大民族的脊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正是通过平凡人的诉说与血泪,“以她的复调书写,展现出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在《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中》,没有一个伟人的出现,但每一个普通人,从士兵、学者到妇女儿童,都以顽强的精神在悲剧中坚强地生存、勇敢地挽救。在他们身上,平凡者的伟大被展现的淋漓尽致,草芥,同样可以是被仰望的英雄。
所以,当你站在闹市的人流中,看见每一个平凡过客脸上坚毅的神情时,那是平凡者尊严的象征,是生存的勇气,这种平凡中的伟大,组成了平凡的土壤,需要被仰望。
平凡的人群是社会的背景,伟人必然也来源于其中。但伟大无一例外地需要经历平凡的千百次锤炼、淬火,同样要面对平凡的生活。当莫言的书籍因诺奖的光环被崇拜者抢购一空时,谁又能想起,这些书籍曾经孤独无助地躺在书店的角落,无人问津?当人们惊羡于马云坐拥阿里巴巴的成功之时,谁曾经在那位师范毕业生的翻译社前驻足半步?谁又能感受那十年磨一剑的艰辛?由此观之,伟大皆来自平凡,伟大的人是平凡的土壤长出的奇葩。既如此,又有何种理由使我们不去仰望平凡的土壤呢?
然而,反观当下,当人们被物质和名利蒙住了双眼时,开始蔑视平凡者并竭力挣脱出平凡的土地。然而他们自视清高,却没有值得清高的底蕴,自命不凡却没有不凡的胸襟。于是便出现了靠低俗娱乐大众的“网络主播”,靠娱乐炒作的“郭美美”们。这种脱离平凡的“成功”,看似一步登天,实则难以承受时间的检验。
脱离了平凡的伟大至多是温室里的花瓶。成功是需要一个人拿出生存的坚持和勇气,在平凡中经历磨难吃尽苦头才能到达的境界。我们首先要做一个平凡的劳动者,平凡不是平庸,当我们用汗水浇灌平凡的土壤,一定能结出满意的果实。
尊重草芥,甘做草芥,仰望平凡的土壤,才能笑傲群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