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可他不言】
饱经沧桑的他,用睿智的双眼注视他的子孙。千年来他行孝道,知感恩,可对他的子孙,他无言,只默默注视……
寒冬的一天,冷风总是朝着前方吹着,不时朝后方一看,调转方向,又朝前吹去。叶被风刮得满天都是,一条狗也快被风折磨得不行了,又冷又饿。夕阳下的脚步踉踉跄跄,似要闭上了眼睛,它多想再看看这不完美但却美丽的世界,可时间不允许。他竭尽全力,走到一户人家门前,倒了下去……
老人打开木门,正想出去,看到了门底下的狗,双眼中尽是同情。它那无力的眼神与他饱经沧桑的眼神相视,他一声无奈的叹息后,把它抬了进来。老人家中贫穷,没有什么吃的,找了半天才找到剩余的一张薄饼。他喜上眉梢,丢给它,说:”吃吧。“狗狼吞虎咽,向老人投来感激的目光,但吃了一小部分就跑出去了。然而狗叼着那张薄饼找到了老狗,把找到的食物给它吃……一个夜晚很快就过去了,老人起早贪黑去翻土地了,毕竟冬季种不了农作物,只得翻土,等来年种时就比较轻松了。然而狗又回来了,在门口守着,威风凛凛的样子恰似一个门神,不怒自威。
然而时间总是过得很快,门前的光斑越来越小,老人扛着锄头回来了,满身都是汗,狗一看见他便“汪汪”大叫,似开心,似惊喜。可老人更无奈了:“唉,唉!你一直待在我这里,食物怎么够吃啊。”老人进门去厨房找食物,突然感觉身体有些不适,粗糙的右手捂着头,转眼便晕倒了。倒地噗通一声,吓到狗了,狗大叫,却无济于事。它仍叫着,霎时它像着了魔一样,朝附近的房子奔去。狗来到一户人家门前,大叫。犬吠声显然引起了村民的注意,狗将头望向老人的家,村民略觉奇怪:"它是要让我去老张家吗?"须臾,村民似想到发生什么事了,赶紧跟狗跑向老张家,发现老张正躺在那地板上,村民急忙把老张送到医院去了。于是,本应命绝的老张因那小小的善意之举被救回来。
老人回来后看到它威风凛凛的守门样子,一把老泪纵横,但也咧开嘴笑了笑,感慨道:"这是条好狗啊。"
这小小生命都懂得我们千年来的传统:行孝,知恩,感恩,报恩!可如今,嗤之以鼻者有之,冷眼旁观者有之,漠不关心者有之!难道父母之恩,他人之恩就那么不值么?难道当今的都是无情无义之人么?难道人之常情也遗失了么?或许,遗失了传统,才是一个民族,一个古国最大的悲哀……
可他不言,只在琐事中静静等待,等待着……
【篇二:以套子为话题高中作文】
套子的产生十分久远,试想一下,当一个猎物小心翼翼的迈入圈套的那一刻起,套子便真正产生了,它的目的是使猎物失去自由,被束缚和掌控。
于是,再往后的数万年里,人们将“套子”的目标从猎物转移到人身上,并渐渐对他逐渐完善,烂熟于心。接着,帝王有了帝王之术,用来套住他的臣子;商人有了谋利之术,用来套住他的顾客;军事家又有了兵法,又来套住他的敌人……
这种套子,源于利益,不分敌我,这是猜疑的产生,是痛苦的开始,是幸福的结束。
如果说有了动物,便有了有形的套子,即陷阱。那么有了人,也就有了无形的套子。在这个世界里,人们互相扔出手中的套子,他们会抬起头,看见无数个套子在空中飞舞,有的落到自己头上,有的落到别人头上,他们小心而谨慎,缓缓收紧绳子,发出艰涩又痛苦的声音,就这样,一个将另一个联系起来,有时,他们会心有灵犀的将绳子同时收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窒息,他们互相拉扯,突然,绳子因不堪重负而断掉,这是一个阶级的崩坏。
像秦朝严苛的法度,像纳粹残暴的统治,像清末乡绅与官僚的勾结,无不发出同一个声音:任何妄图控制人的思想自由的行为终会破灭。
所以,我并不想做“套马的汉子”,更不想做“那匹马”。我愿做一个愤愤不平的冷眼旁观者,更愿做一个大声呼喊的人,可我到底能发挥什么作用呢?我自己却并不知道。
套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我又怎么能揣摸每个人的心呢?我只能乞求正义越来越多,关爱与同情越来越多,人们会勾肩搭背的说:“啊,朋友!见到你多么高兴。”少一些偏见,多一些理解,不应该是这样吗?
所谓套子,套住了人们的思想,套住了人们坦诚相见的愿望;所谓自由,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实现了人们坦诚相见的愿望。我们若有一颗自由的心,又何惧一圈软软的套子!